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 2004-10-01开始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 》,2008年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 2003年SARS期间,有关部门制订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研究实验室暂行管理办法》 2004年11月12日我国发布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严重生物安全事故案例 2003年9月新加坡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病毒 2003年9月台湾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病毒 2004年4月我国国家CDC的SARS实验室研究生感染SARS病毒并传染给别人 199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张某从事“九五”国家攻关课题“补肾法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时接触大鼠,3个月后感染流行性出血热,2003年被诊断为肾功能衰竭,2006年进行肾移植手术 2002年,湖北省药检学校的一名毕业生在某药厂从事动物实验工作,由于接触了带出血热病毒的实验动物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不治死亡 生物安全 防范处理微生物及其毒素对人体危害的综合性措施 危害的来源: 生物实验室、生物恐怖活动 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需要 防止外来生物危险因子侵入的需要 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防止医院感染的需要 防止人畜共患病的需要 反生物恐怖的需要 感染的一般途径 经口 呼吸道吸入 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 经眼睛 生物安全的目的 Protect: 保护 People 人 Workers 实验人员 co-workers 同事 lab support personnel 实验室辅助人员 “products” “物品”--标本(结果)等 Environment 环境 生物安全的内容 生物危险度的分级 生物安全分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设备 生物安全管理和操作技术 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装备 卫生保健和医学监测 生物危险(risk)的分级 I级:个体和群体低危险 II级:中等个体危险,有限群体危险 III级:高个体危险,低群体危险 IV级:高度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微生物危害评估 当实验室使用传染性或有潜在传染性材料前,必须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应依据传染性微生物致病能力的程度、传播途径、稳定性、感染剂量、操作时的浓度和规模、实验对象的来源、是否有动物实验数据、是否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诸因素进行微生物危害评估 通过微生物危害评估确定对象微生物应在哪一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办法,形成书面文件并严格遵守执行 美国CDC/NIH对微生物指导性分级 第一级:不引起健康成年人疾病 第二级:可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粘膜暴露等方式引起人类疾病 第三级:本土或外来的微生物,通过吸入途径暴露时可以造成严重或潜在致死性疾病 第四级:可以引起严重且威胁生命的人类疾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或相关的传播危险性不明的微生物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我国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第一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 第四类: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屏障);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分区、单向气流)要求(二级屏障);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三级屏障) 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我科属于二级级别。 管理制度 实验室内设置和准入 在主实验室内应合理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非实验有关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及其岗位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的批准 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工作前须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制度、规定和操作规程 实验室特殊管理 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制订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