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鸟类动物资源调查.3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纯色蕉莺 黄腹鹪莺 :体型 (13厘米)而尾长的橄榄绿色鹪莺。喉及胸白色,以下胸及腹部黄色为其特征。头灰,有时具浅淡近白的短眉纹;上体橄榄绿色;腿部皮黄或棕色,上嘴黑色至褐色;下嘴浅色;脚橘黄。习性:栖于芦苇沼泽、高草地及灌丛。甚惧生,藏匿于高草或芦苇中,仅在鸣叫时栖于高杆。扑翼时发出清脆声响。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黄腹鹪莺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白胸苦恶鸟 :体型略大(33厘米)的深青灰色及白色的苦恶鸟。头顶及上体灰黑色,脸、额、胸及上腹部白色,下腹及尾下棕色。嘴偏绿,嘴基红色;脚黄色。习性:通常单个活动,偶尔两三成群,于湿润的灌丛、湖边、河滩、红树林及旷野走动找食。多在开阔地带进食,有时也攀于灌丛及小树上。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珠颈斑鸠 :中等体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嘴黑色;脚红色。习性: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栖于村庄周围及稻田,地面取食,常成对立于开阔路面。受干扰后缓缓振翅,贴地而飞。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北京观鸟会 北京业余观鸟活动始于1997年,至今已经8年,是中国大陆业余观鸟起步最早、人数最多的城市。观鸟者组织,开展观鸟与鸟类保护的推广工作。在互联网作用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观鸟者有了密切的联系,举办了全国性的观鸟大赛和鸟类摄影年会,参加了大规模的鸟类调查工作,并因此受到国际关注。观鸟会于2004年10月1日宣布成立。 北京观鸟会的口号是: 1、认识鸟,了解鸟,帮助鸟。2、科学观鸟。3、立足北京,开拓三北,服务全国,联络国际。 白头鹎, 深圳市观鸟协会 2003年初,深圳鸟类爱好者成立以爱鸟、观鸟为主题的协会,并且多次组织了本地爱好者与广州、香港及各地鸟类爱好者的相互交流活动。参加交流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为具备7个核心成员、每次活动20-50人的义务宣传推广活动,在深圳、广东乃至全国业余观鸟爱好者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厦门观鸟会 全称:厦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成立时间:2002年3月30日 厦门观鸟会的组织结构 性质:隶属于厦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为非盈利性环保组织 会员构成:成员都是有志于生态保护和爱鸟的志愿者,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学者、公务员、律师、教师、商人、公司职员等。 经费来源:会员会费、政府部门支持、企业赞助、基金会资助以及参加活动者的费用分摊。 举办大型观鸟活动:观鸟会已连续3年在“爱鸟周”开展市民观鸟推广活动,向市民介绍观鸟常识,组织市民到户外观鸟,最多时人数超过200人。 福建省观鸟会 全称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是在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领导下的非盈利性的生态环保社团组织。于2004年3月5日通过福建省民政厅社团办批复成立。 福建省观鸟会的 宗旨: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性的观鸟活动等野外生态观测方式,提高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鸟类的意识;积极促进同国内外鸟类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保护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宣传,促进野生鸟类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拯救珍稀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六,广西大学校园常见鸟类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红耳鹎:中等体型(20厘米)的鹎。黑色的羽冠长窄而前倾,特征为黑白色的头部图纹上具红色耳斑。上体余部偏褐色,下体皮黄,臀红,尾端具白色缘。嘴及脚黑色。习性:吵嚷好动而喜群栖。喜栖于突出物上,常站在小树最高点鸣唱或叽叽叫。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红耳鹎 红耳鹎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鹊鸲: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白色鸲。头、胸及背闪辉蓝黑色,两翼及中央尾羽黑,外侧尾羽及覆羽上的条纹白色,腹及臀亦白。嘴及脚黑色。习性:取食多在地面,不停地把尾低放展开又骤然合拢伸直。重要特性﹕跳跃行走。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鹊鸲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鹊鸲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白鹡鸰 :中等体型(20厘米)的黑、灰及白色鹡鸰。体羽上体灰色,下体白,两翼及尾黑白相间。冬季头后、颈背及胸具黑色斑纹但不如繁殖期扩展。嘴及脚黑色。习性:栖于近水的开阔地带、稻田、溪流边及道路上。受惊扰时飞行骤降并发出示警叫声。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白鹡鸰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灰鹡鸰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黄鶺鴒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麻雀 :体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圆而活跃的麻雀。顶冠及颈背褐色,成鸟上体近褐,下体皮黄灰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脸颊具明显黑色点斑且喉部黑色较少。幼鸟似成鸟但色较黯淡,嘴基黄色。嘴黑色;脚粉褐。习性:栖于有稀疏树木的地区、村庄及农田。重要特性﹕跳跃行走。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麻雀 (摄于广西大学校园) 暗绿绣眼鸟 :体小(10厘米)而可人的群栖性鸟。上体鲜亮绿橄榄色,具明显的白色眼圈和黄色的喉及臀部。胸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