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着导读《子夜》.ppt
教师:李东梅 茅盾 由于在创作和理论上的巨大贡献,茅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巴尔扎克”。 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茅盾文学奖金”成为中国文坛最高荣誉。 【书名诠释】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运用象征手法反映出小说的故事发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旧中国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人民即将冲破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决信心,“子夜”高度概括了小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 小说结构 《子夜》的结构,以吴荪甫与赵伯韬斗争为主线,以吴荪甫为中心展开了广阔社会生活的描绘。 全书共19章 (一)从小说的主线来看 第1章通过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 第2-3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同时也为三大火线(一、公债市场的斗争;二、裕华工人的罢工;三、双桥镇农民反对恶霸地主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第4章写场镇农民斗争; 第13、14、15、16章写工厂罢工;这样,写工农斗争占5章,还剩下9章,这9章的主线依然是吴荪甫交易所活动,办工厂、发展民族资本等方面的活动。其中,第9-12章写吴赵斗法; 第17章写吴、赵面对面斗争,斗争形势也至此而急转直下,是情节的高潮。 第18、19章为结局。 小说结构 (二)除此主线外,作品广阔描绘了社会生活: 第9章写五卅纪念日,描写了游离于革命浪潮之外的一群现代青年对于革命的观感,以及他们的人生观; 第6章写深闺少女吴蕙芳来自农村,在上海的苦闷和观感; 第5、6章,写现代青年中的两种类型:屠维岳与范博文; 第11章,写渊源自金融世家的刘玉英在上海的种种行径; 第3章是对吴少奶奶林佩瑶的描写; 第8章里写了来自农村的上海寓公冯云卿及其教唆的美人计。 结构主题 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国民党的内部派系之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全面破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等;同时成功地塑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代表的鲜活形象:金融巨头、企业家、官场政客、寄生文人、顽固的封建余孽等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主题宏大,结构宏伟严谨:力图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画面,揭示各阶级阶层的主要矛盾冲突,并回答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强调史诗性。在艺术表现上,小说主线和若干支线交叉发展,既紧锣密鼓,又摇曳多姿,情节曲折、节奏紧凑,心理分析细腻,人物形象逼真。 现代都市小说的开端和代表,逼真表现现代都市声光色影的快节奏生活和人们的现代性生活方式背后的文化焦虑,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明与腐朽的封建文明的对抗,及后者的脆弱与必然失败,体现出深刻的创作理性。 矛盾冲突 《子夜》的矛盾主要写了三个方面: 一、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三、是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此外,吴荪甫与其他民族资本家,与家庭成员的矛盾也交织其间。 《子夜》的矛盾冲突主线是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斗争。 故事梗概 故事从1930年5月的一个傍晚开始,三辆雪铁笼汽车闪电似地驶过外白渡桥,戛然停止在内河小火轮的汇集处——戴生昌轮船局大门口。工商界巨头吴荪甫和他的二姐夫,金融界大亨杜竹斋夫妇,来此迎候从老家双桥镇前来避乱的吴老太爷。 吴老太爷的守旧思想,与新式企业家的儿子吴荪甫格格不入。一到上海,他就受到强烈的刺激。机械的噪音,耀眼的霓虹,薰人的香气,时髦的男女,都令他神经发疼。一进吴府大门,他就因脑溢血而断了气。 第二天,吴府大办丧事。纷至沓来的客人中,既有企业老板、金融巨头,也有官场政客,寄生文人。他们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寻欢作乐,或暗作交易。这时,吴荪甫的思想也不在丧事上。家乡农民暴动与丝厂工人罢工,他得布置对策。 人物形象 吴荪甫 精明强干,敢冒险,是一个铁腕人物。他有雄厚的财力,曾留学欧美,懂得企业管理。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和外货竞争。他的许多工厂里的产品销行全国。他以放款为圈套,一口气并吞了八个厂子,把那些平庸的企业家毫无怜悯地打倒,充分表现他的野心、魄力、冒险精神和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吴荪甫和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是贯串全书的主线。 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益中公司外遇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内逢国民党新军阀战争,民生凋敝,产品销不出去,民族工业艰难无前途的困境,使得精明刚强的吴荪甫也变得迷惘空虚。 吴孙甫形象(补充) “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 吴荪甫是《子夜》九十多个人物中性格最鲜明的,是三十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是诠释民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