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溧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查分析报告 摘 要:为落实创建充分转移就业县工作,全面摸清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促进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2011年1月至7月,溧水县人社局抽组专门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专项行动。调查中,笔者通过分析溧水县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发现农村劳动力正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继续调整并趋于合理化,而从事纯体力劳动仍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针对劳动力就业现状中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劳动力转移方式仍存在盲目性以及劳动力转移缺乏可靠的社会保障等几大问题,笔者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公共职介服务、强化劳动行政执法以及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机制等几点建议,以期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 为落实创建充分转移就业县工作,全面摸清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掌握劳动力结构及输转动态,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全县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积极服务全县经济建设,2011年1月至7月,溧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抽调专门力量,成立工作小组,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了一次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专项行动,本次行动的调查对象为:本县行政区域内,男性年龄16至60周岁,女性年龄16至55周岁。通过此次行动,调查小组在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的同时,也发现了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1、劳动力资源构成状况 截止2011年7月10日,我县共7镇1区91个行政村14个社区,总人口41万人,劳动力24.5万人。从劳动力资源分布看,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乡村 ,城镇失业、下岗人员主要集中于县城;从调查统计的劳动力资源构成看:(一)以文化程度结构划分,小学及以下48510人, 占总数的19.8%;初中117792人, 占总数的48%;高中(技职校)49974人,占总人数的20.4%;中专8731人,占总人数的3.6%;大专14092人,占总人数的5.8%;本科及以上5905人,占总人数的2.4%。(二)以个人身份结构划分,就业困难对象1963人,占总数的0.78%;被征地农民6638人,占总数的2.7%;返乡人员128人,占总数的0.05%;当年新增劳动力959人,占总数的0.39%;就学27211人,占总数的11%;公务员或参公人员2143人,占总数的0.88%;事业职员6841人,占总数的2.8%;其它199117人,占总数的81.27%。 2、劳动力技能培训状况 (1)现有职业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职称)总人数33964人,其中:初级工11323人,中级工12082人,高级工3156人,技师1607人,高级技师964人;初级职称2184人,中级职称2086人,高级职称562人。(2)劳动力培训愿望:服装缝纫工7237人,烹饪3507人,家电维修1605人,家政服务10158人,电子技术2923人,汽车维修2664人,保安2026人,车工3069人,焊工5120人,数控车床2223人,电工5949人,计算机8163人,其它技能36939人,无培训愿望84351人,现已接受培训 79477人。 3、劳动力就业状况 (1)目前三产就业总人数195149人,其中:第一产业35301人,第二产业99924人,第三产业59924人。(2)就业形式:在单位务工76624人,灵活就业72061人,自主创业24966人,合计173651人。(3)就业地区:县内138341人,县外省内28207人,省外6994人,境外109人,合计173651人。(4)全县劳动力转移率达到86.1%以上(转移率86.1%=转移就业人数173651/农业富余劳动力人数201685)。 4、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参加社会保险总人数185441人,其中:企业职工社会保险42363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21982人,征地保障2221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11891人,机关事业保险8984人。未参保57559人(其中学生27211人,提前退休1282人,应保未保29066人)。 5、劳动力未就业状况 (1)目前劳动力未就业总人数35154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30605人,占总数的87.06%。未就业的主要原因:身体不好4475人,占总数的12.73%;家里走不开17644人,占总数的50.19%;没有合适的活干5480人,占总数的15.59%;工资收入比较低257人,占总数的0.73%;其它7298人,占总数的20.76%;(2)尚未就业人员择业愿望:暂不考虑就业11355人,占总数的32.3%;本县单位就业19159人,占总数的54.5%;外地就业1599人,占总数的4.55%;灵活就业2744人,占总数的7.81%;自主创业297人,占总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