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ice:神秘的丝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erice:神秘的丝国.doc

Serice:神秘的丝国   一、名副其实的丝国   Serice,汉译一般写作赛里斯,作为欧洲人对我们中国的称谓,其来源虽然也有蚕说、绮说、锦说、疏勒说、蜀国说等多种说法,但丝说占有明显的优势。关于Serice来源的各种说法,其实存在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与丝有关,而按照学术界的普遍观点,Serice这个中国的他称,意思就是丝国。   域外既把中国称为“丝国”,又把丝这种东西读作汉语的“丝”音,这可谓形象反映了中国的丝与丝绸对于世界文明的广泛影响。那么,中国凭什么被称为“丝国”呢?   首先,中国本是世界上唯一饲养家蚕和织造丝帛的国家。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当然世界各地都有纺织业。有趣的是,四种最为主要与普遍的纺织纤维材料,恰好对应着四大文明古国的特质,即古埃及对应亚麻,古印度对应棉花,古巴比伦对应羊毛,而古中国对应蚕丝。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就考古发现看,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出土了距今约7000年的蚕形刻纹牙雕盅,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丝织物残片,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绢片、丝带与丝绳。我们知道,西方养蚕织丝的序幕大体开启于公元6世纪中叶,而这上距中国可考的养蚕织丝史,已经晚了5000多年!   其次,中国很早就生产出了最好的丝织品。以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为例,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是世界上所见最轻的素纱禅衣,真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充分体现了西汉丝织业的工艺水平。湖南省博物馆曾经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素纱禅衣,但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禅衣重量超过80克,原因在于现在的蚕宝宝比西汉的蚕宝宝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也要粗重不少,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特殊的养蚕饲料,以求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进行复制,终于织成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禅衣,而这一过程,竟然耗费了专家们与工匠们13年的心血!   再次,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与至关重要的丝绸经济。蚕是变化最为神奇的一种生物。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蛾)四个阶段。在中国古人看来,卵是生命的源头;卵孵化成幼虫就如生命的诞生,幼虫的四眠四起则如人生的几个阶段;蛹可以看成是原生命的死,古人随葬木俑、泥俑,原意应该就与蚕蛹有关;至于蚕蛹的化蛾飞翔,则象征着人的灵魂自由升天,或者身体的羽化成仙,以此,人们习惯使用丝织物包裹尸体,这等于把逝者做成了一个人为的茧子,所以“作茧自缚”有助于逝者的灵魂升天或身体羽化。简而言之,蚕使中国古人联想到了重大的哲学命题:生死与重生。随之,蚕赖以为生的桑,同样十分神圣,比如在中国古代,就有男女幽会桑林、祭神求子的风俗。至于丝绸经济在男耕女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更是非常重要,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赋税、货币制度中,有过专门的桑田、绢税、丝绸货币;古时人家常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梓树,用于养蚕与制作器具,所以“桑梓”成了“故乡”的代名词;丝绸不仅供应内需,而且大量出口世界各地。   归纳一下,既然养蚕织丝以我们中国最早、最好而且长期唯一,中国又拥有丰富的蚕桑文化与重要的丝绸经济,那么称中国为“丝国”就可谓名副其实了。然而问题的复杂之处又在于,“丝国”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的自称,而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他称,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从中国植桑、养蚕、缫丝的秘密传播到边疆与域外的有趣故事说起吧。   二、三种版本,一样史实   因为上面说到的最早、最好而且唯一,加上桑树的原产地也在中国,所以很自然地导致古代中国政府严禁桑蚕种子出口,植桑、养蚕、缫丝技术也是严格对外保密。但毕竟防不胜防,种子还是流失了,技术也还是泄密了,至于有关的过程,我见到了三种版本的不同记载。   第一种版本,见于公元6世纪中叶希腊历史学家柏罗科劈斯(Procopius)的记载,说有几位印度僧人抵达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觐见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6~565年在位),先给皇帝普及了一番丝的常识,所谓“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自口中天然吐出,不需人力。欲由其国取虫至罗马断不可能,然有法可孵化之也。一虫所产之卵,不可胜数。卵生后多时,尚可掩以粪生温,使之孵化也”(张星?R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编“古代中国与欧洲之交通”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欧洲之交通”,中华书局2003年版。按本讲及下讲之域外史料大多引自此书,不再一一加注);又说他们曾经住在赛里斯国,学习过养蚕缫丝技术,还把蚕种秘密带回了印度,只要皇帝肯付巨额的报酬,他们可以把蚕种取来,这样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