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颗粒内表面上的催化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组分A的浓度。在微孔口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在微孔底浓度最小,反应速率也最小。在等温情况下,整个催化剂颗粒内单位时间的实际反应量N1为: 式中,Si为单位床层体积催化剂的内表面积,ks为表面反应速率常数,f(cA,s)为颗粒内表面上以浓度表示的动力学浓度函数。 若按颗粒外表面上的反应组分浓度cA,s及催化剂颗粒内表面积进行计算,则得理论反应量N2为: (6-94) 若内表面利用率的值接近或等于1,反应过程为动力学控制;若远小于1,则为内扩散控制。 工业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利用率一般在0.2~0.8之间。 令N1/N2=η,η称为催化剂颗粒的内表面利用率,则 (6-95) 以球形颗粒催化剂表面进行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内表面利用率为例, 式中, R—催化剂颗粒半径, m kv—催化剂反应速度常数, s-1 De—内扩散系数m2·s-1 式中 φ量纲为一的数, 称内扩散模数,又称西勒模数.η是φ的函数, φ增大,η降低. (6-97) (6-98) 催化剂颗粒半径R越大,内孔越小,扩散系数De越小,φ越大,而η越小. 表明选用小颗粒、大孔径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内扩散速率; 催化剂体积反应速率常数kV越大,η越小,说明反应速率太大,内扩散对整个过程的阻滞作用越严重。 表明并非催化剂活性越大越好,而要使催化剂活性与催化剂的结构调整和颗粒大小相适应。 (4)气固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 气固催化反应的七个步骤连串进行,当反应处于稳态时,即七个步骤的中间环节上都没有物料的累积时,各过程的速度必定相等,宏观反应速度等于其中任一步的速度。 因为上式包含难测定的界面参数cA,s,无法用气相主体中的各组分直接确定(-rA),不便于使用,需要进一步处理. 根据式(6-93)和(6-95),则有 以一级不可逆反应A→B为例, (-rA)=k(cA,S-cA*) 式中cA*为在操作温度,压力下组分A的平衡浓度.故 解出cA,S,代入速度方程式.得 (6-100) 上式是一级不可逆反应的宏观反应速率方程式或宏观动力学模型,它描述了总反应速度与其影响的关系式。式中 表示外扩散阻力, 表示内扩散阻力,cA-cA*表示反应过程的推动力。 根据式(6-100)中各项阻力大小,可以判断过程的控制阶段: >> 时, 可以忽略不计,总反应过程为外扩散控制。 总反应过程属动力学控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主流速足够大,而催化剂活性和颗粒都比较小的时候。 当 时, 如果η≤1说明总反应过程属内扩散控制。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主气流速度足够大,催化剂的活性和颗粒都比较大的时候. 1/kgSeφ可以忽略不计, 当 时, 当η=1说明外扩散和内扩散 均可忽略,可以变为。 (6-101) 在工业催化反应器中,由于存在着温度分布、浓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在不同“空间”甚至不同“时间”可能会有不同的控制阶段。 如:在固定床反应器床层的气体进入部位,化学反应异常剧烈,这时便处于扩散控制阶段; 在床层气体出口部位,表面化学反应速率小于反应组分的外扩散和内扩散速率,那时便处于表面反应或动力学控制阶段。 固定床反应器的主要优点是床层内流体的流动接近活塞流,可用较少量的催化剂和较小的反应器容积获得较大的生产能力,较高的选择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催化剂机械磨损小。 2.固定床催化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有三种基本形式:绝热式、对外换热式和自热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主要缺点是传热能力差,在操作过程中,催化剂不能更换。 流体通过静止不动的固体催化剂或反应物床层而进行反应的装置称作固定床反应器。 简单绝热反应器的结构简单,如图6—23所示。它适用于反应的热效应较小,反应过程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及副反应较少的简单反应。例如,乙烯水合生产乙醇反应。 简单绝热式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气体分布均匀,反应空间利用率高和造价便宜等优点。其缺点是反应器轴向温度分布很不均匀,不适用于热效应大的反应。 (1)绝热式反应器 在反应区不与外界进行任何热量交换。对于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完全用来加热系统内的物料。 为了克服简单绝热式反应器的缺点,把催化剂层分成数层,如图6—24所示。 其特点是在反应区进行热交换。载热体或冷却剂是根据反应温度、反应热效应、操作情况以及过程对温度波动的敏感性来选择。催化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