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遗传学实验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七: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原理: 双翅目昆虫的整个消化道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就不再进行有丝分裂而停止在分裂间期,但随着幼虫的生长,唾液腺染色体仍然不断进行自我复制而且不分开,经过多次复制形成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丝,称为多线染色体或巨大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大小和位置是恒定的,代表果蝇种的特征。 实验七: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步骤: 1.取一条肥大三龄幼虫(往往已爬上培养管壁)置于载玻片上,并加一滴生理盐水 2.在解剖镜下,左手用一解剖针压住幼虫尾部1/3处,右手用另一解剖针压住幼虫头部黑点处,用力向前拉,使得头部从身体分离,体内器官也被拉出,这时可以看到一对透明的香蕉状(棒状)唾液腺,两侧常带有黑色脂肪体,在解剖镜下小心剔除脂肪体。 3.剔除完脂肪体后,滴1滴1N HCL 浸润1min使细胞膜变脆。而后小心将唾液腺转移到另一干净载玻片上 ,或小心将唾液腺周围的垃圾摖干净,然后滴上一滴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10min。 4.盖上盖玻片,然后平放在实验桌上,用大拇指压下盖玻片,用力要适当,避免将玻片压碎,又要尽可能地将细胞压散。 5.显微镜下观察制好唾液腺染色体的压片。 实验报告: 绘制所观察到的分散较好的唾液腺染色体图像。 实验八: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 了解和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原理: 秋水仙素是一种生物碱,它能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走向两极而被阻止在分裂中期,这样细胞就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若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分裂,就能形成多倍性的组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染色体制成片子,就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定染色体的数目。 实验步骤: 牛蛙按30微克/克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15-16h(如果不诱导多倍体只需7-8h)后以解剖针破坏牛蛙脑脊髓的方式处死牛蛙。 迅速解剖牛蛙取后肢的胫骨和股骨,剔除附着的肌肉,然后剪掉骨头两端。 用注射器将约1ml 1% 柠檬酸钠注入骨髓腔,将骨髓细胞连同组织冲入离心管,用注射器反复抽打骨髓,使细胞团块分散。 2000 r/min离心5 min。 实验步骤 向离心管内加入0.075M KCl,使总量为10ml左右,室温(或37 ℃ )静置低渗处理40min。 2000 r/min离心5 min。 弃上清液,沿管壁缓慢加入新配制的甲醇:冰醋酸(3:1)固定液约5 ml,加完后用吸管将细胞团轻轻吸打均匀,静置固定20 min。 2000 r/min离心5 min。 实验步骤 离心弃上清液后,加入约0.5 ml新固定液,将细胞团吸打成细胞悬液。 在干净、预冷的载玻片上滴2-3滴细胞悬液,干燥。 用1:10(Giemsa原液:磷酸缓冲液)染色液覆盖细胞染色8~15 min。 细流洗掉染色液,干燥后镜检。 实验报告 根据牛蛙染色体照片进行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方法 对放大的牛蛙染色体照片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 臂率=长臂/短臂 着丝粒指数=(短臂/该染色体长度)×100 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长度/总长度)×100 总长度=该细胞单倍体全部染色体长度之和 核型分析方法 分类 根据臂率值确定染色体着丝粒位置,进而依照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分为四类: 臂率 染色体类型 代表符号 1.01.7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M 1.73.0 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SM 3.07.0 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ST 7.0以上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T 核型分析方法 配对 根据测量数据,比较染色体的形状、大小、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粒指数、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对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粗剪和同源染色体配对。 排列。 将配对的染色体按由大到小的顺序粘贴排列在实验报告纸上,对于等长的染色体,短臂长的排在前面。 排列时短臂在上,长臂在下。 着丝粒排在同一条直线上。 实验目的: 学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技术 理解同工酶的概念及遗传学意义 实验九:同工酶技术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又称为共聚体的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加速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优点: 1)化学性能稳定,对pH和温度变化不敏感; 2)重复性好; 3)灵敏度高,可达10-6 g; 4)分辨率高。 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体系中上层浓缩胶和下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