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ntents 一、气水热液及其地成矿作用中的意义 二、气水热液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质 三、气水热液中成矿元素的搬运和沉淀 四、含矿气水热液的运移 五、气水热液矿床的成矿方式 六、气水热液矿床的围岩蚀变 七、气水热液矿床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的测定 八、气水热液矿床的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生成顺序 九、热液矿床及其的分类 十、热液矿床的分带性 一、气水热液及其地成矿作用中的意义 1、气水热液: 气水热液是指地一定深度(几十~几十公里)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温度(几十~几百度)和一定压力(几十~几百~几千巴)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其成分以H2O为主,并含有F 、Cl、 Br、 S、 C等多种挥发成分,以及W 、Sn 、Mo、 Nb、 Ta、 TR、 Cu、 Pb、 Zn 、Ag、 Hg等成矿元素,因此成分以H2O为主,并主要呈液态,故称为气水热液或简称为热液。 2、气水热液在成矿作用中的意义 1)? 气水热液广泛存在于各类成矿作用中 (1)?是岩浆矿床和伟晶岩矿床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是接触交代矿床和热液矿床的主要含矿介质,对矿质携带、搬运和沉淀起主要作用。 (3)?对火山成因矿床和某些沉积矿床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4)?对变质矿床形成中矿质的迁移、沉淀具重要作用。 2)成矿作用过程中,热液能把深部的矿质以及分散在岩石中的成矿元素萃取出来,搬运到一定部位,以充填、交代等方式使矿质沉淀,形成矿床。 二、气水热液的来源,主要成分和性质 (一)气水热液的来源 气水热液来源的研究途径: (1)实际资料和理论推测; (2)现代地热系统观察研究; (3)矿物流体包裹体; (4)同位素地球化学; (5)高温高压水-热体系实验等。 气水热液的主要来源(成因): 岩浆的,地下水的,海水的和变质的。 1.岩浆热液 概念:岩浆热液是与岩浆处于平衡的或从岩浆中分出的气水溶液。 岩浆热液存在的证据: (1)现代地质观察: (2)地质证据: (3)实验证据: 说明: (1)影响水从岩浆中分离的主要因素: a.岩浆中水的溶解度; b.温度和压力。 (2)水从岩浆中分离的时间:可在岩浆结晶的最终阶段前很早就开始,并可在结晶的整个温度范围内持续很长时间。 (3)一般情况下,在比较开放的系统中,岩浆开始分馏要比封闭系统早,即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开始,同时结束也较早。 2.地下水热液 地下水热液的形成过程(1): 1)下渗: 在大陆区,一定的水文条件下(主要是构造裂隙带),地下水可下渗到地下几百米~几公里深处。 地下水热液的形成过程(2): 2)升温: 地下水深循环的过程中会升温。 其热源有: a.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0.6―0.150C/m, 500m处形成3000C。 b.岩浆烘烤。 c.放射性元素蜕变。 d.与高温火成热液的混合。 地下水热液的形成过程(3): 3)盐度增加: 地下水循环过程中,水-岩作用及其他因素导致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流经含盐类沉积物较多的地层时,可溶解盐类,形成地下热卤水。 地下水热液的形成过程(4): 4)含矿热液的形成: 深循环的地下水与岩浆接触,地下水受热和矿化,并增加萃取金属的能力。 3.海水热液 由下渗的海水形成,主要产生在海洋环境。 ? 在海洋底部,海水可沿岩隙,构造变动带下渗到地壳的深部,在地下热能的影响下,受热形成热液环流,并可以流经的围岩中萃取成矿物质,然后通过断裂,火山口或爆破带,再流入海中,与海水作用形成火山-沉积矿床。 海水热液 有利部位: 在海洋扩张中心,火山岛弧海洋岛屿和大陆边缘地区,这种下渗海水对成矿具重要意义。 矿床:由海水热液形成的热液矿床主要是一些与海底岩浆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4.变质热液 变质热液: 在变质作用(主要是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中与变质的岩石平衡的,或从中分出的水溶液,叫做变质热液。 (1)变质水的来源:含水矿物,成岩原生水,岩石中埋藏水,以前者为主。 (2)变质作用能产生大量的变质水:1Km3沉积物变质,能释放出约1亿吨水。 (3)变质热液受原始地质体的成因,变质作用的强度和类型(接触变质和区域变质)控制。一般变质程度增加,产生变质热液越多。 不同变质强度岩石中的含水量 ? (原岩) 绿片岩相 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 沉积岩 20~30% 6% 2~8% 0.5% 基性火山岩 5% 3.15% 1.03% 0.35% 5.其它来源热液 建造水(Formation water) 地幔热液 (Mantle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静电场02解说.ppt
- 第5章聚合方法解说.ppt
- 第5章链路层和局域网解说.ppt
- 第5章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解说.ppt
- 第六章--海洋能利用-He-3解说.ppt
- 第六章焊接解说.ppt
- 第六章合金钢1解说.ppt
- 第六章合金钢解说.ppt
- 第5章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解说.ppt
- 第六章合金相结构和二元合金相图(新)解说.ppt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