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课前先总结一下上机计算的情况,以及作业出错问题说明(10分钟左右) § 7.1 概述 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确定控制点的高程。 由于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一般都是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 所以,高程控制网一般称为水准网,高程点亦称为水准点。 概述(续1) 水准点分类 概述(续2) 高程基准: § 7.2 三、四等水准测量 § 7.2.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指标要求 § 7.2.2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续1) 计算和校核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续2) 高差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续3) 校核计算 § 7.2.3 四等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每一测站:测8,算10,过5关,才可迁站 四等水准测量注意事项(续1)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试验内容: 试验过程: § 7.3 三角高程测量 地面起伏变化较大,进行水准测量较难,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利用短程红外测距仪作三角高程测量,解决高山、峡谷、隧道等困难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 第七章课堂讲授完毕 谢谢! 永久性水准点 安置仪器 后视距 四等水准测量读数 瞄准顺序: 尺常数交替变换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 三角高程测量 * 《工程测量学》课堂授课讲稿 * 《工程测量学》课堂授课讲稿 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系 屈漫利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manli 2011年8月28日 第七章 高程控制测量 第 七 章 概述 三、四等水准测量 ? ? ? 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网等级: 一等水准网 二等水准网 三等水准网 四等水准网 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基础; 沿铁路、公路、河流,采用闭合、附合路线,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 加密于一、二等水准测量, 作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 水准点根据水准测量的等级、保存时间长短、和地区的自然条件,采用不同的形式和埋设深度 永久性: 临时性: 石桩或水泥桩埋入地下,桩顶嵌入金属标志,其顶部为半圆球星 固定建筑物(房屋基石、闸墩、桥墩、石碑或岩石)凿上记号; 木桩,桩顶钉一圆头钉作为标记。 相关图片 我国现在采用的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是经过长期的验潮观测资料求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零点 工程地形图测量高程控制等级 基本高程控制: 加密高程控制: 四等及四等以上水准测量 等外水准测量及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仪精度仪器指标要求: 精度≥DS3型, 望远镜放大倍率≥30倍, 水准管分划值20"/2mm 水准仪精度技术指标要求: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各种限差有区别外,观测方法大同小异;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限差进行叙述 每测站工作步骤分三大步: 在测站上,将仪器安置于离前后尺等距处 分别瞄准后前视尺,读数 测得数据后,随即进行计算, 若数据符合要求,可以迁站,否则应重新进行观测 视距计算: 后视距(9)=后黑下丝(1)-后黑上丝(2)×100 前视距(10)=前黑下丝(4)-前黑上丝(5)×100 后、前视距差(11)=后视距(9)-前视距(10) 后、前视距累积差(12)=本站(11)+前站(12) 过两关: 后、前视距差(11)≤3m 后、前视距累积差(12)≤10m 后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差(13)=k1+后黑中丝(3)-后红中丝(8) 前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差(14)=k2+前黑中丝(6)-前红中丝(7) 黑面读数高差(16)=后黑中丝(3)-前黑中丝(6) 红面读数高差(17)=后红中丝(8)-前红中丝(7) 黑、红面读数高差之差(15)=黑面高差(16)-红面高差(17)±0.100 =(13)-(14) 过三关: (13) ≤3mm (14) ≤3mm (15) ≤5mm 高差中数(18)=((16)+(17)±0.100)/2 ∑(9)- ∑(10)=(12)末站 (∑(16)+ ∑(17)±0.100)/2= ∑(18) 水准路线总长度L= ∑(9)+ ∑(10)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格 K常数——水准尺红面尺常数 47——4.687 48——4.787 测量中尺常数交替 若在测量过程中用的后视尺和前视尺k常数相同的情况下, 公式中±0.100 观测顺序: 后视尺黑面——后视尺红面——前视尺黑面——前视尺红面 后视尺黑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真题及解析 .pdf VIP
- 2024年北京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全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下(判断题汇总).pdf VIP
- 人教版语文五升六暑假作业每日一练(共40天).docx VIP
- 数控机床自动回转刀架设计.doc VIP
- 2024年山东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某国企公司纪委开展酒驾醉驾职工违法涉罪问题治理工作自查报告.docx VIP
- 2025监督执纪工作规则.pptx VIP
- 2024年海南省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数据中心灾难恢复策略与实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