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系统疾病 学习内容: 慢性胃炎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溃疡病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病;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与各类型的特点; 肝硬变的病理变化及门脉高压症的表现;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第一节 慢性胃炎◆ 第二节 溃疡病◆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 肝硬变◆ 第五节 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第六节 肝功能衰竭 ◆ 第一节 胃炎 概念: 胃炎:胃粘膜常见的炎症性疾病。 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 最常见 肉眼:病变呈多灶性和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深红色,表面有灰白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镜下:炎性病变仅限于粘膜浅层,固有腺体保持完整;粘膜浅层可有水肿,点状出血和上皮坏死脱落,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关于萎缩性胃炎描述错误的是 A.B型萎缩性胃炎好发于胃窦 B.A型萎缩性胃炎与自身免疫有关 C.B型与HP感染关系密切 D.C型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E.我国以B型萎缩性胃炎多见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变特点是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 (一)分型 (1)A型(少见) 病变在胃体和胃底,与自身 免疫有关,常伴有恶性贫血 (2)B型(单纯性) 病变在胃窦部,与自身免疫 无关,不伴有恶性贫血 (二)病理变化 肉眼:胃粘膜变薄而平滑,皱壁变平或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粘膜呈灰白色或灰黄,粘膜下小血管清晰可见,与周围粘膜界限明显。 慢性胃炎时部分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型上皮,称为 A 胃粘膜上皮化生 B 胃粘膜上皮萎缩 C 肠上皮化生 D 不典型增生 E 不完全再生 镜下: 1)在粘膜全层内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常有淋巴滤泡形成。 2)胃固有腺体萎缩,腺体变小并有囊状扩张,腺体数量减少或消失。轻、中、重三级。 3)常出现上皮化生:假幽门腺化生或肠上皮化生 又称慢性消化性溃疡或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十二指肠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人群中患病率为10%,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男多于女。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有关溃疡病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局部溃疡的形成是胃壁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 B.好发部位在贲门部 C.溃疡直径多在2cm之内 D.溃疡表面有炎性渗出 E.以上都不对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是粘膜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 ●粘膜防御屏障-------粘液屏 障, 细胞屏 障 上皮细胞快速的再生能力 健全的粘膜血液循环 粘膜合成前列腺素 (一)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 HP能分泌尿素酶、蛋白酶、磷酸 脂酶,破坏胃粘膜的防御屏障。 (二)长期服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等。刺激胃粘膜,抑制粘膜 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粘膜血液循环。 (三)胃酸分泌增加 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吸烟、高钙血症; 卓-艾综合征综合征患者。 (四)应激和心理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正常粘膜 表面粘液分泌 碳酸氢盐分泌到粘液 粘膜血流 上皮再生能力 前列腺素产生 完整的上皮屏障 HP感染 NSAIDS 吸烟 酒 高胃酸分泌 十二指肠胃返流 溃疡形成 出血 幽门狭窄 穿孔 癌变 愈合 缺血 休克 胃排空延迟 防御机制受损 损伤性因素 防御性因素 损伤增加 图 消化性溃疡形成机制 二、病理变化 (一)胃镜(肉眼)下 1.胃溃疡 多位于胃小弯侧,近幽门多见,约75%分布在胃窦部。 肉眼: 1.胃溃疡的外形和大小; 圆 椭圆 2cm以内 2.溃疡边缘; 整齐 3.溃疡周围粘膜; 皱襞放射状 4.溃疡底部; 平坦,贲门侧深幽门侧浅 5.溃疡一般较深可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