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以德治国的不同层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数以德治国的不同层面.doc

历数以德治国的不同层面   【摘要】在国家治理中如果出现道德失范、法治失控的状态,则可能导致关乎到社会安危、国家存亡的严重后果。经过道德和法纪的规范,失范的道德可以恢复正常,失控的权力可以制于笼中。只有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让道德和法制手段兼施,才能推动国家治理有序进行。   【关键词】国家治理 道德教化 法治 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治理需德法齐举   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是形成中国传统社会稳态结构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常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无不强调德道的作用,经千年实践,已成为指导社会生活的基本纲常。   但崇尚什么“道德”?依什么“法”治国?却是一个超常识的问题。综观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由于历代帝王钦定的道德和法是为家天下或某个利益集团设计的,所以必然要被另外的集团或群体质疑。于是张家篡权李家,此族征伐彼族,底层颠覆上层,就成了中国历史的常态。可惜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除了名号变了,却几乎都是原样重复,缺乏在政治文明层面的突破,政治制度严重内卷化。   基于对这种封建王朝式的“德”与“法”的批判,20世纪几次大的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一度把这些东西定义为腐朽事物。在国家治理层面,帝王式独断威权,个人崇拜和圣王迷信一度复辟;而基层政权则以“群众专政”为名,制造了大量社会问题,国家陷入持续动乱,国民经济几至崩溃。社会交往中,信任缺失,甚至达到“人人自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拨乱反正,社会需要稳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在历史“遗产”层面被重新评价。   随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在现实的国家治理层面,执政者也开始强调“要吸收中华民族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营养”,“让崇德重礼和遵纪守法相辅而行”,要“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结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让道德和法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   但不能不正视的是,反腐斗争越深入,暴露的社会问题越令人忧虑,而且已经远远不止于那些落网的老虎苍蝇了。还有很多没有显山露水的问题,“法”不一定解决得了,但却是腐败的基础,比如蔓延全社会的道德“溃败”。网络流传的段子:卖包子的不吃自己做的包子,种菜不吃自己种的菜,卖药的不敢吃自己生产的药,卖奶粉则从不吃国产的奶粉……这样的论调,让人心惊。传统文化的式微和传统道德伦理的沦丧,其中既有主动选择的成分,也有社会生态使然。所以,反腐的对象,既在贪官污吏,也在其滋生的土壤;国家治理的功夫,既在“法”之内,也在“法”之外。   以德治国的基础结构   要认知这个问题发生和发展的根源,有必要结合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产生的种种现实问题,对以德治国系统运行机理,进行大致梳理。   以德治国建立在社会的基础结构之上。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最基础的结构单元是家庭。所以,儒家把修身齐家放在首要位置,强调个人道德建设和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修身”,也即个人道德的修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弘扬光大的精神财富,如诚实、重义、勤劳、善良、廉洁、俭朴、信诺、知耻等,它和西方传统文化倡导的不贪图享乐、有文化教养、勇于担当、敢讲真话、珍惜荣誉、勇敢而乐于助人,面对灾难敢于自我牺牲的道德精神本质上是相似的。人们把这种精神称之为“贵族精神”,将其视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国家的精神支柱。②王夫之说:“治之所资,唯在一心而已。”心与德相连,心如何,德亦如何,治,须依赖于此。所以,“以心驭政,则凡政皆可以宜民。”③   在“齐家”,也即家庭道德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批判性地继承的伦理遗产,如孝悌、忠贞、守节、和邻、敬友,等等,它们同样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石。这个基石一旦动摇,社会就可能失序。   遗憾的是,经过几次在意识形态对传统信仰、价值观等的冲击以后,以及在经济转型中受快速暴富等的诱惑,体现个人之品的“高贵”,在一部分国人眼中,是那些非常有钱、住高档别墅、开豪车、戴大钻戒、爱打高尔夫、常常出入高档会所的“土豪”。这种“品位”和权力勾兑之后,迅速拷贝为非常有钱、住高档别墅或有豪华办公楼、开豪车、戴名表、穿名牌、爱打高尔夫、常常出入高档会所。近年揭露的腐败分子,基本都有一个共性:贪财,好色,霸道。这种人自命为先进的代表,任意“代表”老百姓说话办事,毫无顾忌地“代表”纳税人大把花钱;花公款嫌不够,还疯狂敛财敛物,一般人已经很难理解他们在家里藏几亿现金是什么心态。在社会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好赌、奢侈、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言行几乎成为国民素质的标签;暴戾之气也悄然蔓延,爆粗口、谩骂、群殴、围观跳楼并起哄让人往下跳,等等。在与人相处中,缺乏起码的包容精神,听不得不同意见,打压异己,肆意抹黑,甚至通过各种下流手段造谣污蔑,一旦有机会则可能自相残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