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学案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结构:
耕作方式的变化
农民的负担:赋税和力役
农业经济 土地兼并
水利建设
自主预习及合作探究:
一、农业的地位——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1、“神农”的传说
(1)内容: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
(2)意义:“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业的先行者进行 的成功实践,说明
中华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占据了 。
2、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 的实践。
【注释】耒耜:古代用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的农业工具,后来发展成犁,最早由木或骨制成。
【注释】新石器时代:距今五六千年到四千年左右,以磨制石器、陶器制造以及农牧业产生为主要标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原始农业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地域性,北方各地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高梁,南方则以栽培水稻为主。
△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马骕《绎史》
材料二:据考古资料信息,在距今80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发现了约80多个藏粟的窑穴,内中残存的以粟类为主的粮食约有5万多千克;在距今约7000—5000年的陕西西安半玻文化遗址,也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存。
请回答:上述两则材料提供的主要历史信息史什么?两则材料哪一则耕有说服力?
二、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1、“ ”的原始阶段。
(1)代表:原始山林中;西汉时期的中国南方
(2)含义:在耕种前 、耕种后 的耕作方式
(3)影响:△思考:为什么司马迁说南方自然条件好,但仍旧贫穷?
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 技术。
(1)代表:《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 。
(2)意义:由于采用了先进的 ,所以国强民富,具有了 的实力。
3、汉代农耕生产逐渐进步
(1)表现:① 逐渐普及全国, 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②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收获的 的出现,说明农具已经有所改进。③东汉时,用两头牛牵引的 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已经被便于牛耕的 所取代。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便于 ,也有利于 。④牛耕和 在原先经济比较落后的淮河地区及一些边远地区也逐渐得到推广。
4、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 为主(即小农经济),在某些历史时期, 成为基本的生产单位。
【注释】1、中耕: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进行锄草、松土。
2、耦犁(二牛抬杠):完整的汉犁,除了铁铧外,还有木质的犁底、犁梢、犁辕、犁箭、犁衡等部件。犁底(犁床)较长,前端尖削以安铁铧,后部拖行于犁沟中以稳定犁架。犁梢倾斜安装于犁底后端,供耕者扶犁推进之用。犁辕是从犁梢中部伸出的直长木杆。犁箭连结犁底和犁辕的中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犁衡是中点与犁辕 前端连结的横杆。这种犁用两条牛牵引,犁衡的两端分别压在两头牛的肩上,这种牛耕方式俗称“二牛抬杠”,也即 “耦犁”。 “二牛三人”,后来发明了活动犁箭或功能相似的装置,耕牛也调教得更为驯熟,压辕人和牵牛人就可以省掉,因此,我们在东汉的牛耕图中看到,一般只要两牛两人或两牛一人就可以了。短辕一牛挽犁操作灵活,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作。这种短辕一牛挽犁的出现,是跟犁铧的改进结合在一起的。东汉时,已经大量使用全铁制犁铧,它比以往的V形犁,刃端角度已逐渐缩小,不但起土省力,而且可以深耕。
5、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确立而形成和确立的,是我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二课堂】铁农具的产生: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石器生产;夏商周时期,农具大都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时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汉代广泛使用,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合作探究2:课本第五页所示戽斗和翻车两种农具的相似点有( )
①靠人力操作②利用畜力③用于农业灌溉④用于手工业生产
A、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 ).doc VIP
- 82页精益制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三年规划建设方案PPT.pptx VIP
- 高级建筑电气工程师考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各省市全民国防教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2届广州市高三12月调研考(零模)语文试题.doc VIP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5部分:风电场.pdf VIP
- 2024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pdf
- 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pdf VIP
- 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docx VIP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2025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