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2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历史)
2011.10
一.选择题:满分51分。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2.《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4.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群臣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5.“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被称为宰相的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A.秦御史大夫?????B唐尚书令?????? C明内阁首辅?????D清军机大臣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7.“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①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②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 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④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义和团反洋教斗争反映了
A.中国农民与西方文明的冲突 B.中国人民与清朝政府矛盾的激化
C.中国文化与列强的矛盾的激化 D.中国与西方列强的矛盾的激化
9.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 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用
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
10.“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 这是梁启超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批判,梁启超所批评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20余年(1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下面这些资料里,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大总统誓词的照片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14.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①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②提倡男女平等 ③提出女子积极参加国家建设 ④性别歧视消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