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与方法-副本终稿.ppt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 技巧与方法 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48分)。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来看,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选择题的位置一般处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了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体时间分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历史考试的成败。 可见,提高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对提高整个试卷的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考历史来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除了平时多练以外,还必须分析、把握其题型的特点,研究其内在规律,做到胸有成竹。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答好选择题应具备的因素 扎实的基础知识 较强的归纳与提炼材料的能力 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新史观(文明史、近现代化史、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 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较强的心理素质 较强的分析比较的能力 较好的运气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扎实的基础知识 (1)微观上:熟知历史史实 (时间、背景、过程、内容、结果、评价) (2)宏观上:熟知教材的结构 (章、节、目、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义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必然性和偶然性。 6、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7、阶级的观点。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个人(英雄人物)的作用。 9、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辩证(一分为二、片面和全面)的观点。 11、矛盾的观点。12、发展的观点。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二)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的构成 题干部分 备选项部分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1. 三审题干 ——明确题目要求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审: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 (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与主旨 三审:求答词——明确考查的意图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三审题干 例1】(2013全国卷)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 A. 屡遭战争重创 ? ? ? ? ?? B. 社会制度相同 ? ? C. 发展水平相似 ? ? ? ? ? ?D. 历史上关系紧密 A 【三审题干 例2】 (2008年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A 2. 三辨备选项——确定最后答案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观点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 (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排除)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比较选择与材料联系紧密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答案) 【三辨选项 例1】 (2012年全国卷)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不符合史实 A 年代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73年 与日本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贸易 +2.0 +10.7 -5.8 -17.8 【三辨选项 例2】 (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2题)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实行“政主型市经”有关 D.1973年美对日本、西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 C 【三辨选项 例3】 (2012年大纲全国卷)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