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终稿.pptVIP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利华教育网精心打造一流新课标资料 * *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 儒家思想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发展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李贽 明末清初 明代晚期 请阅读以下材料,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有学者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他三十余年不上朝, 搜罗天下财富。三饷加派(“辽饷” “剿饷”和“练饷” )使得农民倾家荡产。 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十八岁登位,努力挽救频临灭亡的明王朝命运,但明末的吏治已至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不断地加税,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 以下图片反映了明末清初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以下图片反映了明末清初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经济: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南都繁华图 以下图片反映了明末清初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几何原本 利玛窦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带来了西方的器物和技术,如自鸣钟、历法、测量等,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了《几何原本》。 3、思想: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 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这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得儒家的学说完全成为求取利禄的敲门砖。朱熹等人的学说核心“忠君”,科举完全成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这在使读书人思想僵化的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八股取士 3、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的思想. (根本原因)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民族矛盾尖锐,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如: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八股取士)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者(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1)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日益僵化,压抑人性摧残思想 (2)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 认识(理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经济: 2.政治: 3.阶级: 4.思想: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异端思想家李贽 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李贽(明朝后期)——离经叛道 (1)性格处事:不羁,异端 (2)进步思想: ① ② (3)代表作:《焚书》《藏书》 (4)评价(课本p16)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李贽(明朝后期)——离经叛道 2.黄宗羲(明末清初)——抨击君主专制 (1)生平:抗清、著书 (2)进步思想: ① ② ③ (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评价: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李贽(明朝后期)——离经叛道 2、黄宗羲(明末清初)——抨击君主专制 3、顾炎武(明末清初)——经世致用 (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2)进步思想: ① ② ③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1、背景:出现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的空疏学风。 2、含义: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3、其特点是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了解 4月,1185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完成了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面试”,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最终将预录取300名学生。 这意味着3天后,将有300人有幸告别“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以“面试”的方式被复旦大学录取。 你知道他们面试的题目是什么吗?比如,“你知道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吗?”、“昨天的新闻有哪些?” “网络黑客算不算创新”, “讨论一下《无极》、《一个馒头的血案》给网络生活带来的启示”等,甚至是“请你说出父母的生日”。 这些被专家称之为“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不在于对错”的试题究竟怎么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相信复旦的此种面试对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请你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背景 二、明清之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