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偏向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政策偏向问题.doc

一、政策偏向问题 影响1309合约价格的政策面因素包括新一年度的收储政策及轮库节奏。从政策偏向来看,稳定的、不造成植棉面积大幅减少的政策是发改委调控的宗旨。 1、2013年度出台临时收储政策的可能性及细则猜想 如果2013年度放弃出台收储政策,在当前脆弱的市场环境下,无异于放弃了前两年的调控成果。因此我们预计,2013年度的临时收储政策在服务“三农”的精神指引下,出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目前(1月中旬)的植棉要素价格和去年相比,种子成本持平略增,尿素价格同比上涨4%,即90元/吨左右,租地成本及人工成本预计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以此估算,2013年度植棉成本仍然呈稳中有涨态势。 图1:2011、2012年度成本、收益及收购价格的关系 细绒棉平均植棉成本(元/斤) 轧花厂实际籽棉收购价格 (元/斤) 棉籽等副产品收益 (元/斤) 内地轧花厂加工费用(元/吨) 以植棉成本价格计算的皮棉最低成本(元/吨) 实际皮棉成本 (元/吨) 标准皮棉收购价格(元/吨) 2011年度 3.8 4-4.2 1.2-1.3 400 16880-17210 17970-19400 19800 2012年度 4.1 4-4.2 1-1.2 600 19050-19720 18500-20270 20400 备注 收储价低于这个价格将直接损及种棉积极性 收储价低于这个价格将损及收购加工积极性进而导致棉农难卖棉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2年度的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为收购加工企业预留的利润空间已经较2011年度有所收窄,且实际利润较为有限。如果收储价格靠近或者低于皮棉的加工成本,轧花厂将会压低收购价格进而损及棉农收益。如果2013年度的植棉成本继续稳中有涨,为了不造成植棉面积的进一步减少,预计2013年度新棉收储价格将较2012年度的20400元/吨下调幅度有限,甚至有可能不下调。但如果价格不下调,收储的总量可能会适当做出一定让步。 1309郑棉期货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尤其是之前当1305合约因仓单紧张问题凸显不利于空头打压时,不少投机性空头选择1309合约操作(目前1309合约上前20名空头持仓远大于多头),长时间的压制期价。但等到2月底、3月初(预计)2013年度的收储政策逐渐明朗之后,1309合约价格被严重低估的问题将会暴露,届时无论是空头平仓还是多头主动推动都会产生一波上涨行情。 2、轮库基准价格逐渐抬升显示政策护短意图 2012年9月中储棉抛储的基准价格为18500元/吨,而2013年1月的抛储基准价格为19000元/吨。无论是从托市的角度还是从抛售成本角度考虑,只要下游能够接受,国储的轮库基准价格仍会继续抬升。对于1309合约而言,这意味着价格底部被国储人为的上抬。 二、仓单问题 由于20400元/吨的价格对上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012年度的棉花大量入储,预计最终的成交总量在600万吨以上。这直接导致了中储棉成为了棉花市场上最主要的供应源,而且这种情况将一直持续到9、10月份新棉上市。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的调研,截止2012年年底约有109万吨商业库存。如果扣除港口进口棉则大约有90万吨的库存。如果再扣除1月内已经交储的棉花,则仅剩24万吨左右的库存量,而且12月底全国平均籽棉收购进度已经达到了92%,能继续进行加工的存量籽棉数量也十分有限(以722万吨的总产量计算,约为58万吨)。而未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交储窗口维持开放状态,预计仍将有70万吨左右的棉花将入储。预计截止到3月底,可以自由注册成期货仓单的棉花库存量大约在12万吨以下(考虑到仓单要求较高,部分棉花质量不满足规定)。 图2:3月底可自由流通部分国产棉花库存量的估算(假设3月底前棉企仅消费抛储棉) 数量(单位:万吨) 截止2012年底的商业库存 109 (-)港口进口棉库存 20 (-)1月内已交储的棉花(截止1月22日) 65 (+)可用于加工棉花的籽棉存量 58 (-)预计1月下旬到3月底期间交储棉花量 70 3月底可自由流通部分国产棉花库存量 12 这部分库存如果没有合适的价格的话(至少比现货价格高200元/吨),很难流入期货市场。而在2013年度新棉上市前(也是1309合约到期之前),除了这12万吨不到的棉花以外,棉花仓单可能的来源仅剩国储抛售的新棉。原则上国储抛售的棉花仅能用于纺织企业的自身消费,目前的期现价差还不足以令企业冒着政策风险注册仓单。 不仅未来的仓单来源紧张,已有的仓单数量也十分紧缺,截止1月22日,郑棉仓单加有效预报为375+53张,其中仅106+53张可以在1309合约交割(12/13年度棉花仓单),换算成双边持仓量仅为2544手。 图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