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年3班第一組天文作業 組員:潘崇傑.甯智東.陳廷維.鄒宗諭.傅冠嘉 張衡的背景 張衡(78年-139年) 字平子 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 中國東漢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詩人. 漢朝官員,河南南陽的學者。 他在洛陽和長安受教育 起初在南陽做小官 後來成為了主要的天文學家並在朝廷做官。 對歷史和曆法的問題不妥協。 無法成為官方的歷史學家。 漢順帝時期與宦官對抗 退出朝廷去河北。 他回到南陽老家後不久就於138年被召回朝廷 然後於139年去世。 張衡的圖片 渾天儀 渾象,又稱渾天儀 在天文學上,是古代根據渾天說用來演示天體在天球上視運動及測量黃赤道坐標差的儀器。 1.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用以演示天體運動. 2.渾儀則用以協助天文觀測,有中空的窺管,功能相當於現代的望遠鏡,只是沒有鏡片。 渾天儀圖片 候風地動儀 中國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 世界最早的地震儀。 在漢順帝永建七年(132年)發明 已失傳 候風地動儀圖片 地動儀主要方位 標字 方向 度數 子 正北 0度 艮 東北 45度 卯 正東 90度 巽 東南 135度 午 正南 180度 坤 西南 225度 酉 正西 270度 乾 西北 315度 張衡文學成就 漢代有名的賦家。 將漢賦從長篇大論的堆砌文字,轉變為抒發心靈的短小篇章。 在張衡的年代,盛行漢賦的模擬風潮 作品:《二京賦》《歸田》、《思玄》, 張衡天文貢獻 他不斷的觀察天象,依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自創一套理論。在他的天文學說中,已經提到赤道、黃道、南北極等的名詞。並且找出了太陽的運行規律,因此能夠解釋為甚麼夏天會日長夜短,冬天日短夜的原因。同時,他觀察研究出月亮不會發光,是太陽照射到它而反射出來的光。 張衡出的書 三十歲後,張衡開始研習天文。對天文歷算有深刻研究,著有《靈憲》、《靈憲圖》、《渾天儀圖注》、《算罔論》。 靈憲 在《靈憲》中,「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指出月亮本身並不會發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陽光。「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第一次正確解釋了月食成因。在《靈憲》中,張衡估計了日、月的視直徑,記錄了洛陽觀察到的星有2500顆。 算罔論 是东汉张衡的数学著作,主要论述了如何计算球的体积,张衡曾想要“网络天地而算之”。他用“渐进分数”之法,算出圆周率为10的平方根,为3.16。这比《周髀》所记载的π=3的数值大大进了一步。直到五~七个世纪以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得出这个数值。但《算罔论》现在已经失传。 曾經發現的星 星 1.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感想 我們要好好尊敬這位天文學家帶給我們的奉獻,他不但發明了地動儀,還證明了月蝕不是天狗造成的。想想看,如果那時沒有張衡發明地動儀,可能中國的朝代也不會繼續,也沒有現在的台灣,所以我們更要感謝他。 資料來源 /wiki/%E5%BC%A0%E8%A1%A1 /h1kaVJTTUlleM.ht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