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览.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第2章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第3章 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 第4章 给水排水管网模型 第5章 给水管网水力分析和计算 第6章 给水管网工程设计 第7章 给水管网优化设计 第8章 给水管网运行调度与水质管理 第9章 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10章 雨水管渠设计与优化计算 第11章 给水排水管道材料和附件 第12章 给水排水管网管理与维护 本课程任务: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了解管网系统的运行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初步具备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能力和从事科研能力。 1、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 2、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水量计算和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理论和方法; 3、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优化设计与计算; 4、了解管网系统运行管理方法、现代管理模式和信息化技术; 5、初步具备进行管网系统规划和工程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的能力; 6、了解管网系统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和方向,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章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 §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1-2 城市用水量变化 § 1-3 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原理 § 1-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 1-5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类型与体制 1.0 给水排水管网基本概念 水工程技术发展历史 1619年,伦敦铺管道向家庭用户供水。 1804年,苏格兰佩斯利城首次用沉淀池和砂滤池处理用水,马车运送给用户。 1807年,格拉斯哥建成过滤水厂和供水管道至用户。 1829年,伦敦用标准慢滤池。 1637年,《天工开物》最早记载用明矾净水。 1774年, 西班牙纳瓦雷特出版《中华帝国游记》记载中国应用明矾技术。 1838年, 法国化学家J. 达尔赛发表明矾处理浑水方法和投加明矾不影响卫生的见解。 1885年,美国萨摩维尔城首次用快滤池。 1902年,比利时首次用连续加氯消毒控制传染病。 给水工程技术发展历史(续) 1879年,旅顺市用铸铁管引龙引泉水供水师军营用水。 1883年,英商杨 树浦水厂,沉淀池 及慢滤池。2270m3 /d,后为9090m3/d, 供应人口16万人。 1902年,华商上海 内地自来水公司开始 供水。 中国用水量变化(1949-2004 ) ( x 108m3/yr) 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管道长度(km) -DN75mm以上 城市居民日平均生活用水量 liters/cap.d 国内部分城市给水系统规模比较 (2004年) 现代给水管网建设与构成 城市道路地下管线 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布置 1.1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分为给水和排水两个组成部分,分别被称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 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工程设施,称为排水工程系统。根据废水的来源,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 给水排水系统应具有以下三项主要功能: 1)水量保障。及时可靠地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用水量,及时可靠地收集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和雨水并输送到指点地点。 2)水质保障。向指定用水地点和用户供给符合质量要求的水及按有关水质标准将废水排入受纳水体。【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废水排放标准】 3)水压保障。为用户提供标准的用水压力,排水系统具有足够的高程和压力,顺利排入受纳水体。必要时用水泵提升高程,或者通过跌水消能设施降低高程,以保证系统的通畅和稳定。 给水排水系统子系统划分 1)原水取水系统 包括水源地(如江河等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复用水资源)、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 2)给水处理系统 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工业用水一般有冷却、软化、淡化、除盐等工艺和设施。 3)给水管网系统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等,又称为输水与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 包括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如检查井、跌水井、水封井、雨水口等)等。 5)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常用物理处理工艺有格栅、沉淀、曝气、过滤等,常用化学处理工艺有中和、氧化等,常用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处理、生物滤池、氧化沟等。 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如排放口、稀释扩散设施、隔离设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