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 中国现代诗三首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内方法实践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青荇( ) (2)浮藻( ) (3)漫溯( )
(4)残羹( ) (5)罗绮( ) (6)佝偻( )
2.对《再别康桥》第一节(开头四句)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
B.开头,勾画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和非常“宁静”的作别姿态。
C.诗中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字样,主要作用是突出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
D.诗中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字样,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3.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 B.是夕阳/中的/新娘
C.波光/里的/艳影 D.在/我的/心头/荡漾
4.对第一节(开头四句)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节诗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康桥的美丽。
B.这一节诗运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康河的风姿。
C.河畔的金柳,水里的波光,夕阳照耀下康河的美丽,已经与诗人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D.押韵“娘、漾”声音响亮,渲染了作者对美丽的康河的赞颂。
5.《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相似,又并非简单的重复,这种写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6.选出对《死水》这首诗内容和形式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诗中描绘的画面形象,从本质上说是丑恶的,令人生厌的,但是诗人却使用了美好的、令人向往的诗句。
B.诗人主观描述与视觉形象的尖锐矛盾,既含蓄、曲折,却又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诗人的讽刺本意。
C.诗的最后,作者否定了这个丑恶的地方,“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认为只有以毒攻毒,才能彻底改变这个世界。
D.全诗用隐喻手法,把完全失去生命力的黑暗的病态的旧中国比作死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的不满和厌恶的情感。
7.对《赞美》诗中“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句出现在每一节诗的末尾,是全诗的主调。
B.该句使诗歌的情感“哀而不伤”。
C.该句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强大。
D.该句使全诗悲中有壮,沉痛中充满了一种内在的力量。
8.《赞美》诗中第二、三段以“他”——“农人”为核心。“他”有何性格特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读《死水》,完成9~10题。
9.诗中那些“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样写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外方法实践
11.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一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与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般的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12.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落雪的夜
牛 汉
北方,落雪的夜里
一个伙伴
给我送来一包木炭。
他知道我寒冷,我贫穷,
我没有火。
祖国啊,
你是不是也寒冷?
我可以为你的温暖
将自己当作一束木炭,
燃烧起来。
你温暖了,
我也再没有寒冷。
(1947年春天)
A.第一节诗人以平实朴素而又精练的语言述说在寒冷的雪夜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码摄像机-松下-AJ-D965MC说明书.pdf VIP
- 2024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聚焦四个方面”对照检查材料范文2篇.docx VIP
- 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推动.ppt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docx
- 软件的项目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编写.ppt VIP
- 一种用于处理高硫高砷金矿的提金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ppt.pptx VIP
-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整合诊治指南(2022精简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一种澳洲坚果种质热敏感等级的精准诊断及其缓解新梢叶片热伤害的方法.pdf VIP
- 全球常见传染病防控概述.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