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人传》序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风格。
【学习障碍】
1.对重点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
2.如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策略】
策略一:资料卡片积累法
资料1:词语集锦
(1)鄙(bǐ)俗:粗俗,庸俗。
(2)窒(zhì)息: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3)蹉跌(cuō diē):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3)戕(qiānɡ)害:伤害。
资料2: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19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主要写剧本,如《丹东》《爱与死的搏斗》等。20世纪初,陆续发表《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等传记歌颂优秀人物。十月革命后,思想受到鼓舞,从此与高尔基并肩战斗。1931年发表《向过去告别》。罗曼·罗兰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它是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创作中最伟大的收获之一。罗曼·罗兰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策略二:“自我质疑”读书法
所谓“自我质疑”读书法,是指在阅读时,随时向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古人曾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还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都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有些文章,只是泛泛地读,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质疑阅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提倡逢读必要问个为什么,去揭开知识的奥秘;其二是指不要把前人或别人的知识、见解,看成是绝对真理,而应在读书过程中大胆怀疑,充分论证、推断,或对前说有所纠正,有所补充。质疑阅读的步骤为:(1)初读寻疑;(2)研读析疑;(3)总结释疑。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使我们在质疑中取得新收获,获得新发现,有所新创造,逐步提高阅读思考能力。
《〈名人传〉序》是罗曼·罗兰为自己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所写的序文。这篇序文语言精练、含蓄,深刻阐述了创作《名人传》的意图,对我们理解这部书,领会英雄们的精神实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就结合本文的阅读来谈一下“自我质疑”读书法的运用。
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初读寻疑、研读析疑、总结释疑”,这里为了解说的方便,我们把这几步合起来,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答问题。不过同学们在平时阅读时还应该按步骤进行。
问题一: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名人传》的?
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认真研读文章的第一、二两段。第一段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状况。“空气”是“沉重”的,欧洲“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到处充斥着“鄙俗的物质主义”和“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类喘不过气来”。十九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上升时期。一些资本家为了获取金钱不惜一切手段,金钱成了世界的主宰。这些,我们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第二段则向读者展示了当时许多人的处境,“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在苦难中蹉跌。”受苦受难的人们急需有人给他们指明生活的道路。《名人传》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出的。
问题二:作者创作《名人传》的意图是什么?
回答这一问题,要重点研读文章的第三段,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般英雄的友人,一般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很明显,作者是希望通过这些“英雄”们的事迹,鼓起那些受难者的生活的勇气,同时,让他们去追求“正义与自由”。
问题三:《名人传》中所写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人生?
这一问题的答案在第四、五两段。《名人传》中所写的都是一些“英雄”,而这些“英雄”,不是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即不是通过强制或武力而使人屈服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即凭借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而使人们佩服的人。他们看起来很普通,但共同点是都有着伟大的品格。这些人的生活经历中,都曾有过长期的苦难,而正是这些苦难,才成就了他们的伟大。而令人敬仰、或者说令我们感动的是,他们在苦难面前没有退缩、没有气馁,而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苦难。他们是我们生活的最好榜样,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问题四:作者为什么把《贝多芬传》放在最前面?
回答这一问题,要重点研读最后两段。作者说贝多芬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实际上是贝多芬比别人经受了更多的苦难,同时也拥有更坚强的毅力,而且他还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灵。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但到了晚年却两耳失聪,这对于一个搞音乐的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而贝多芬在这样的境况中,仍然用顽强的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