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的欲也》《墨池记》人教四年.doc

《鱼我的欲也》《墨池记》人教四年.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我的欲也》《墨池记》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鱼我所欲也》《墨池记》 二. 重难点分析: 《鱼我所欲也》 1. 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2. 孟子是如何在文章中提出他的主张的呢? 孟子用人们生活中所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想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3. 文章结构层次: 文章共两段,第一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作者首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共两句话。 第一句话设喻,第二句话由第一句话引出来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二层:是对本文论点的进一步论证,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首先是从正面阐发自己的观点;接着,作者又从反面论述观点。 第三层: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但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的时候,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后又举一例,从反面说明“万钟”亦不应受之。作者在这里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于是两次举例论证的运用,从正反两方面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结尾一句话,归纳此段,照应开头。 4. 本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 (2)为了增强语势,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更具有说服力,作者还采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的修辞方法。 《墨池记》 1. 作者简介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曾巩长于议论,他的论文,语言质朴,立论精辟,说理曲折尽意。诗作以七绝成就较高,但为文所掩。著作今传有《元丰类稿》50卷。 2. 文章结构内容: 全文共二段,第一段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介绍墨池的所在及其形态。 第二层:介绍墨池的名称的由来。 第三层:不去追究墨池的真假,转而去写王羲之其人。 第四层:转而去评价王羲之的书法。 第五层:作者总结自己的观点:学习的确不可少下功夫,更何况你想要在道德方面得到深造呢? 在第一段中,作者从介绍墨池到论述王羲之勤奋学书,一步步加以引申推论,最后落到文章的主旨——道德修养上来,突出了勉学劝善的目的,过渡自然合理。 第二段:说明写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分三层。 第一层:说明王盛君对墨池的重视和自己写作此文是应王盛君的邀请。 第二层:写王盛君这样做的良苦用心。 第三层: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想。 3. 文章的写作特色: (1)本文属杂记体文章,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 (2)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用小题目写出了严肃郑重的大主旨。 (3)语言上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写得生动、灵活、简洁、明快。 【模拟试题】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苟得 2. 一箪食 3. 蹴尔 4. 肆恣 5. 强以仕 6. 楹间 二. 填空: 1. 孟子字 名 ,战国时人,他继承了 的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 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2. 曾巩字 , 朝 家。著有《 》。他与 、 、 、 、 、 、 合称“唐宋八大家”。 三. 解释词语: (1)于 (2)是 (3)与 (4)得 (5)以 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得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4)万钟于我何加焉( ) 2. 本段文字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来说明 的道理。 3.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B. 呼尔而与之 尔来二十有一 C. 万钟于我何加焉 乃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