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凝固TiAl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研究现状.pdf

定向凝固TiAl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研究现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向凝固TiAl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研究现状.pdf

定向凝固Ti_AI合金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研究现状 郭景杰李新中苏彦庆吴士平傅恒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Ti—A1合金具有耐高温,抗氧化,优异的弹性模量及抗蠕变性能,已被认为是 850~1050℃范嗣媛值得关注的结构材料。该合金属丁典型的包晶系统,凝l司过程中随着成 分的改变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包晶反应,使它的宏、微观组织呈现多种形态的变化。为能比 较准确的预测Ti—A1包晶合金的基本组织结构,必须对定向凝固过程中相关的包晶相变过 ● 程及对其组织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人们在定向生长的包晶合金中发现了异彩纷呈的 ’ ’● 凝固组织,从协同共生的胞枝状到平面带状及从类树枝状到岛屿状等,充分反映了合金在 定向凝固过程中组成相与微观组织之间竞争与选择的多样性。凝I舌I过程中相的选择如同组 织形态变化一样。决定丁相的稳定性。该稳定性既表现为相的形核竞争,也表现为相的生 长竞争,而这些竞争选择均是在相应的温度场和溶质场中进行,从而使相的形核及生长与 它们的环境是处于非稳态过渡还是进入稳态阶段有不可分开的联系。许多学者对包晶合金 提出以成分和温度梯度与生K速度比值作为函数的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理论模型,来尽可能 预测合金在定向生长实验中观察剑的异彩纷呈的凝咧组织,其中.比较典型的是Hunziker 等提出的近成分过冷限制的相选择理论模型,然而.该模型的建立是假定初生相或包晶相 在凝固界面前沿已存在稳定的溶质浓度梯度,即初始过渡区之后,相还没有进入稳态生长 的近稳态情况,忽略了在初始过渡区内,凝同界面前沿的溶质浓度梯度随凝固距离变化的 · .. 情况。实际上,大多数低速生长的包晶合金要经历很长一段过渡区长度才能达到稳态,而 且.从凝同开始到结束,相和微观组织的选择应该是连续变化的过程.初始过渡区内发生 的相或组织形态的转变对后续凝闱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冈此,研究不同初始成分的合金在 不同的生长条件’F从初始过渡到接近稳态整个区间的相和微观组织的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分析了定向凝劂包晶合金相的历史相关性生K,及相界面前沿的成分过冷及形核条件, 进一步利用充分形核假设、成分过冷准则以及相稳定生长的晟高界面温度判据,建立了纯 扩散条件下从初始过渡到接近稳态整个区间的相和微观组织选择理论模型。采用该模型计 算了■-(40.50)Ai(at.%)合金相选择图,表明,从初始过渡到接近稳态,随着凝固距离的增 大,初生相平界面生长区逐渐减小,包晶相平界面生长区和两相胞,枝晶生长区均逐渐增大; .126- 在过渡区初始阶段,存在较大的单一带状组织区,但随后,该区逐渐减小并消失;周期性 带状组织区、混合带状组织区和两相共生生长区均逐渐增大,直到接近稳态。形核过冷度 的存在将减小带状组织区,而相应地增大两相共生生长区:形成周期性带状组织所需的凝 固距离增大,单一带状组织区的出现从无形核过冷度时的整个过包品成分范围变为部分过 包晶及与其相邻的部分弧包品成分范围。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Ti.AI合金实验观察结果相 符合. 关键词:定向凝蚓:Ti.AI合金:相选择 -12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