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模拟题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英国《权利法案》C. 法国《人权宣言》 D. 美国《独立宣言》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一个法律条文一个特定的人一种具体物一种具体社会关系A. 分析的方法 B. 历史的方法 C. 比较的方法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1、司机甲夜晚行车中,因疏忽大意将乙撞成重伤,甲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很快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并处于昏迷中的乙拖下路边小树林中。甲预见这样乙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乙也可能醒来呼救,或者恰巧有人从林中小路行走时发现乙而将之救护,实际上却是乙未获救护,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属于(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22、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以( )定罪处罚。 A.伪证罪 B.保险诈骗罪 C.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D.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23、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有( )。 A. 遗失武器装备罪 B. 遗弃罪 C. 放火罪 D. 玩忽职守罪 24、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构成犯罪,必须是销售金额达到( )。 A. 5万元以上   B. 10万元以上   C. 20万元以上   D. 50万元以上 25、某邮政局工作人员于某,一次偶然发现一封破损的信件中央有100元人民币, 于是他将人民币取出,而将信毁掉。此后,他为了窃取财物,毁掉他人信件、包裹 等百余封(次),获取财物共约2万多元。对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A.其行为已构成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鉴于其有取得财物的行为,所以,应以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从重处罚 B.其行为已构成了侵犯通信自由罪,从中取得财物是从重处罚的条件 C.应依照盗窃罪定罪从重处罚 D.鉴于其有窃取财物的事实,应依照贪污罪从重处罚 2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 A.二分一 B. 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四分之一 2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 必然因果 B. 偶然因果 C.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8、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 间接故意 29、甲教唆乙盗窃,两人为此制定了计划,并准备了作案工具。乙在盗窃时被人发现即逃跑。此案是( )。 A. 教唆未遂 B. 未遂的教唆 C. 不属于共同犯罪 D. 共同实行犯罪 30、紧急避险保护的合法权益与牺牲的合法权益的关系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等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5分) 紧急避险过于自信的过失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是什么?简述共同犯罪成立须具备的要件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共15分王某在14周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 000余元。14岁生日那天,王某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5 000余元。第二天王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二死一伤。王某不但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走。当日下午,王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出,后被抓获。 根据刑法的规定,王某?刑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B.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C.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0分) 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A.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