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宽带MISOOFDM传输系统的仿真研究.pdf
宽带MlSO/OFDM传输系统的仿真研究
邱永红
南京总参第63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的宽带MISO/OFDM传输系统,建立了
宽带MISO/OFDM传榆系统的模型,对该系统的最大子载波信噪比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
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与没有采用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的传统发射分集OFDM传输
系统相比,该系统的误比特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MISdoFDM;传输系统;自适应比特分配;自适应功率分配
1 引言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能抑制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而引起的码间串扰(ISI),
并且能实现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有效调制技术【11,因此,将0I冈IM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
中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人们着重研究寻找一些可以与OFDM结合使用,并且
能提高其传输性能的技术。文献【2.3】提出了将自适应调制和OFDM技术相结合的自适应
OFDM传输系统,在OFDM系统中的各个子载波上,根据其瞬间信噪比,通过自适应地采用
不同的调制方案来增强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在文献[4】中,自适应天线阵列被应用到OFDM
系统,根据信道特性自适应改变天线阵列的权值以抵消同信道干扰,从而有效地改善了OFDM
传输系统的性能。可以看出,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天线阵列
均是基于发射端具备完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这一基础上的,因此,这两种技术的相
结合可提高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的宽带
在总功率和总比特率恒定条件下,由自适应发射分集获得的最大子载波信噪比可得到迸一步
的最大化。为了验证所提出系统的有效性,本文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同时也给出了信道
估值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与没有采用自适应比特和功率
更好的误比特性能。
2传输系统
2.1模型建立
二进制数据源d=‰,西,…,如_】经过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器后,产生复数符号输出。在此
自适应映射中,二进制串行输入数据流被自适应地分成朋d(2、4、6或0)比特的数组,并转
·249·
符号数据转换成Ⅳ个并行输出符号。这些并行输出符号在频域上代表Ⅳ个并行子载波。自适
应发射分集单元对每个子载波实现M个发射天线阵的加权运算,而快速付里叶反变换(IFFT)
将加权运算后的复数符号数据转换成时域抽样值。这些抽样值经过并,串转换和长度为G波特
的循环扩展后,通过M个天线发射。
删\
鼍予羹泼上的
每子蓑渡上 白适应置封分
的自适应发
量台井和冉远
射分集 l……}II 翩■
。!/哂
。-。。。。。--’●一
一
I 上1、
i II ljI”’
厦馈触 信道估值
.I一一-一一-一一…1 卜一一一…_叫
图1宽带MISO/OFDM传输系统模型
(2)在接收端,来自接收天线的各子载波上的符号输出经再加权和合并后,形成接收输
出数据串a=【‘;。,‘;I’.··以一。】。这里假定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信道边信息,实现自适应比特和功
率分配器中的比特映射信息传输,接收机可以完全地解调出每个子载波上的比特映射信息。
发送的数据经接收估值和并,串转换后,恢复成串序二进制数据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