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docVIP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doc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5例以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术后病理及其他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195例患儿中,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53例,阑尾炎48例,肠套叠38例,肠梗阻13例,内脏出血5例,胆囊结石1例,超声未见明显异常37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是小儿急腹症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超声检查;小儿急腹症   在儿科门急诊中小儿急腹症很常见,但因为多数患儿无法清楚表述自身症状,因此诊断较成人困难,而小儿疾病病情通常进展较快,病情重,如何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腹症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5年在本院门急诊就诊行超声检查的195例急腹症患儿,年龄25 d~15岁,平均年龄8.25岁,男103例,女92例。以腹痛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和(或)伴呕吐、发热等,部分患儿腹部可扪及包块,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   1.2方法 使用PHILIPS-IU22、Mindray DC-8及MindrayDC-7超声显像仪,凸阵探头频率3.5 MHZ,线阵探头频率7~10 MHZ。患儿检查时取卧位,用凸阵探头及线阵探头先后检查腹盆腔器官及疼痛部位,最后切换彩色多普勒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   2 结果   195例患儿中,肠系膜淋巴结炎53例;急性阑尾炎59例;肠套叠41例,;肠梗阻15例;内脏出血5例,胆囊结石1例。剩余患儿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及肠痉挛。   3 讨论   3.1肠系膜淋巴结炎于10 mm,纵径4 mm,一般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肿大淋巴结。本组患儿超声表现均符合。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淋巴结大小与形态和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缩小。本组中诊断为阑尾炎及肠套叠的90例患儿中,66例同时存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因此检查时注意要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看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而忽略了其他病变,匆忙下诊断。   3.2急性阑尾炎多发生于年龄较大儿童,5岁逐年增高,2岁很少发生[2]。小儿急性阑尾炎缺乏明显的主诉,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发展一般比成人快,短期内可发生阑尾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小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典型超声表现可见阑尾增粗,呈腊肠样改变,短轴切面呈双环形,可见管壁呈三层结构。发展为化脓性阑尾炎时声像图可见阑尾明显增粗肿胀,周边炎性渗出,易形成液性暗区。若阑尾穿孔后坏死,形成包裹性腹膜炎,声像图可见阑尾正常形态消失,右下腹可见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阑尾管壁血流信号减少。小儿阑尾位置与成人比较变异较多,后位阑尾非常多见,此组患儿漏诊的11例阑尾炎中,6例为单纯性阑尾炎,术后可见阑尾肿胀较轻,这可能是超声漏诊的主要原因,5例为盲肠后阑尾。   3.3急性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最常见病症之一。多好发于2岁婴幼儿,尤其以2~10月时更甚,多数为胃肠道系统蠕动紊乱所致,临床根据腹痛、便血及肿块三者存在即可确诊,但患儿发病年龄小,主诉不清,腹部触诊难以满意,临床很难明确诊断,需借助辅助检查。急性肠套叠典型超声表现:探头横切呈同心圆征,纵切呈套筒征,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局部肠壁血管血流信号增强,坏死时血流信号缺失[3]。超声诊断急性肠套叠的价值已经被公认[4]。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某些婴幼儿的肠管病变,如局部肠壁增厚、胃肠道肿瘤等也可出现同心圆征,应注意鉴别,排空的胃窦部也可能呈同心圆征,但通常较小,饮水后消失,易于鉴别。急性肠套叠患儿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上腹,但是本组漏诊的患儿中,均由于腹腔胀气明显或套叠位置较低未发现,因此高度怀疑肠套叠的患儿,超声检查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疼痛部位或右上腹,而应该多部位、多角度持续观察。   3.4小儿急性肠梗阻多继发于肠套叠、肠粘连及肠扭转等胃肠道病变,超声声像图主要是肠管扩张,小肠内径扩张一般30 mm,大肠内径扩张70 mm,肠管内液体成分增多,蠕动缓慢。随着病情发展,可见肠管蠕动减弱或消失,部分可伴有腹腔积液。对于早期肠管轻度扩张的患儿,不能只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应积极寻找病因。   3.5内脏出血患儿,通常有外伤病史,超声声像图可见脏器包膜中断及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数伴有腹腔积液。超声对实质脏器破裂易诊断,但对肠管等空腔脏器出血难以诊断,仅可见腹腔积液或腹壁下游离气体[5],因此部分诊断不明患儿应该在排除实质脏器破裂出血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或结合其他检查方式。   3.6小儿胆囊结石极罕见,患者主诉及体征不清,易误诊。本例胆囊结石患儿2岁,超声声像图可见胆囊内见径线约10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