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記導讀.ppt
馮諼客孟嘗君 背景:戰國時期,各國當權者為了維護政治勢力與利益,往往大規模網羅人才,於是『養士』風氣盛行。齊孟嘗君、趙平原君、楚春生君、魏信陵君號為四公子,門下食客動輒上千,其中孟嘗君養士多達三千人,尤為聞名。 摘要 全篇記敘馮諼為孟嘗君市義營窟的經過。先寫馮諼寄食的經過,再敘馮諼巧出其策,為孟嘗君鞏固政治地位的過程。充分表現出戰國策士智略傑出、深謀遠慮的特色。 馮諼焚券買仁義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藺相如VS馮諼 藺相如 馮諼 出處 史記 戰國策 功績 將趙國從近退兩難的局面裡以智化解。 為孟嘗君市義並為他舖了條後路。 為誰 為趙國 為孟嘗君個人 布衣卿相 「布衣卿相」一詞源於戰國,是指貴族沒落,平民崛起,一般百姓方有受教育的機會,進而因為自己的才能,而受到國家的任用當官 布衣卿相 布衣卿相崛起原因: (1)封建解體,貴族沒落。 (2)私人講學興起,平民受教育的人 愈來愈多。 (3)各國競爭激烈,國君唯才是。 (4)養士風氣盛行。 問題與討論1 鄭雅文 1.廉頗與藺相如的出身有何不同?作者為何要在全文的一開始就強調這個? 廉頗-趙國優秀的將領 藺相如-趙國宦官缪賢家的門客 強調出身的差異,卻有不同的性格,藺 如因過人智慧而被趙王任用,而後廉頗 的職位低於藺相如,心生不滿 2.本文中包含了哪三段故事?司馬遷可藉由這三大事件的描述,所想要突顯得是藺相如與廉頗得哪些特點 第一段:藺相如出使秦國 第二段:完璧歸趙 第三段:澠池相會 藺相如與廉頗的特點 藺相如:忠心愛國、勇敢過 人、寬宏大量 廉頗:具備謀略、心胸狹窄、 勇於認錯 問題與討論(II) 報告者:李姉縈 Q3: 在本文至中,司馬遷寫藺相如的部分遠超過廉頗,筆下的廉頗也沒有太多正面描述,你認為他的用意為何? A: 就以我的觀點來看,因為司馬遷自身是在忍辱負重得情況之下完成此著作,因此會更加著重於描寫小人物,藺相如的地位低於廉頗,但是藺相如的人品高於廉頗,因此在此文中以映襯的方式凸顯兩者之間的差異。 Q4: 由司馬遷在本文中對秦昭王的描述,你認為秦昭王是怎樣的國君? A: 當秦昭王得知趙國得到和氏璧時,便謀劃用割讓十五個城池作幌子騙取此寶物,由此可知是個為了獲得利益可以用盡一切手段,在兩國之間都可以不守信用了,更何況是對待自己的臣子們,會用真心誠意來對待嗎? 問題與討論3 常言道:「弱國無外交」,秦,趙二國與廉,藺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體會? 你認為以我們現在的國際處境,身為一個大學生的現代公民,對待國家事務,應有何種態度? QA 讀完這故事,我發現「弱國無外交」這句話是錯的,弱國的外交,是要靠自己去爭取! 弱國雖然在軍事實力上,輸人一大截,但卻可以在其他方面贏過大國! 弱國可以發展自己特有的實力,而有些人稱作軟實力! 軟實力,指國際關係中,一個國家所具有的除經濟、軍事以外的第三方面的實力,主要是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民意等方面的影響力。 SOFT POWER 硬實力是一國利用其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強迫或收買其他國家的能力,軟實力則是「一國透過吸引和說服別國服從你的目標從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能力」。 「軍事以外的影響力都是軟實力,包括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論語》季氏篇夫子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文德」即是軟實力。 QA * * * * * * * 史記的探討與 戰國英雄的崛起 組長:張婉姿 12 組員: 邱弘岳 25 陳昱帆 42 周以文 16 戴家鳳 23 李姉縈 43 鄭雅文 28 黃惠琪 30 史記作者介紹 報告人-張婉姿 作者介紹-司馬遷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 史記˙太史公自序及報任安書為可信於司馬遷之二文。 其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不但對先秦各家主要學說做了評論,更影響司馬遷甚深。 家族世代為史官。 早年隨父至長安 十歲,司馬遷隨父親至京師長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學習 。 家學淵源既深,複從名師受業,啟發誘導,穫益不淺。 漢王朝國勢強大 ,經濟繁榮,文化興盛之時,張騫奉使通西域,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設立樂府……;也是司馬遷在京城里豐富見聞,熱情迸發的時候。 外出遊歷 大約二十歲,開始外出遊歷——“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