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 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9时 神五航天全程回顾 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9时 飞行员费俊龙(左)和聂海胜(右) 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图为聂海胜出舱一刻。 “神舟六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采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9分43秒准确进入预定轨道,28日17点37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神舟七号肩负航天员第一次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科学实验(包括在太空中进行固体润滑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极板舱外暴露试验)、释放小卫星(小卫星将围绕轨道舱进行伴随飞行)、太空中继终端试验(为我国建立天地测控网奠定良好基础)。 神七航天员(左起: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3、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 1930.9.7~ 江西九江市德安县人 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责任制)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1973年10月,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xiān]型杂交水稻。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右)合影 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第六学习主题 第1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自学目标 掌握: 1、“两弹”的成功研制 2、航天技术 3、杂交水稻技术 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应用 自学指导 针对自学目标利用8分钟时间认真阅读 课文?—?面的内容并找出下列问题相 应的答案。8分钟后进行提问,看谁找得 准! 1、“两弹”的成功研制 2、航天技术 3、杂交水稻技术 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应用 导入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杨利伟 1965.6.21~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 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 共115小时33分 指挥长费俊龙 1965.5.5~ 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人 操作手聂海胜 1964.10.13~ 湖北枣阳人 1、“两弹”的成功研制 1.我国的“两弹元勋”是谁?“两弹”是哪两弹? 2.第一颗原子弹是由哪国制造成功的? 3.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使用的情况是什么? 4.中国发展原子弹的原因是什么?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是指原子弹、导弹 原子弹、氢弹 矛盾? 原子弹 (原子弹、氢弹) 第一颗原子弹在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爆炸成功 1945年7月16日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左右,美派两架B-29飞机飞临日本广岛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弹重约4100公斤,爆炸威力约14000吨梯恩梯当量;8月9日上午10时30分,美又派飞机向日本长崎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弹重约4500公斤,爆炸产生的威力估计为20000吨梯恩梯当量。 目的:防御、打破核讹诈 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 ——毛泽东 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成立(1955年6月1日) 郭沫若(郭开贞) 1892.11.16~1978.6.12 科学家 文学家 考古学家 诗人 四川乐山沙湾人 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中国大陆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中国科学院的学术领导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从首次爆炸原子弹到爆炸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 我国第一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