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四次论说和其历史哲学含义.docVIP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四次论说和其历史哲学含义.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的四次论说及其历史哲学含义 庞 卓 恒 提要:通过对马克思有关社会形态演进的四次论说的考察,证明他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既肯定各民族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规律的共同性,又肯定他们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他在19世纪晚期提出现代化后进国家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最新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理论 统一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多次提出过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论说,每次论说的时代背景、语境、历史指向和列举的社会形态名目和更迭顺序都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列举那些形态和更迭顺序都只是作为“大体上”讲的历史例证,用以说明人类社会形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普遍规律,绝不是要认定其中每个形态和更迭顺序都是各个民族“普遍必经”的阶段,绝不是要描绘那样一个“一般发展道路”的公式。他始终一贯强调的是,各个民族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是共同的,但具体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千差万别的。这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他在不用场合举出不同的历史例证,都是为了揭示和阐明这个核心内容。下面我们试从马克思有关社会形态的四次论说体察他的社会形态理论的这个核心内容及其发展。 第一次论说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的。在那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当时掌握的西欧历史知识,把西欧资本主义以前的所有制形式的更迭顺序归纳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Stamm〗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形式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有的学者认为那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全人类历史一般都要经历的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和封建制这三个阶段的最初的、还不够完善的表述。这是误解。首先需要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做此论说的历史背景和语境是,他们当时主要是为了驳斥以鲍威尔等人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和费尔巴哈从机械唯物论转轨的唯心史观,指出历史并不是他们想象的观念演化史,而是人们的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和包括所有制在内的“交往方式”(这个概念有些接近于他们后来所说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他们由此提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接着他们举出“第一种所有制形式……”、“第二种所有制形式……”、“第三种形式……”作为证明原理或规律的历史例证。凭什么说那只是以西欧历史为例证呢?第一,文中所说“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具体内容全是就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公社或城邦国家而言的,未曾涉及任何非西方民族的历史。第二,文中所说的“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也是特指西欧封建制的。他们始终认为非西欧国家未曾有过西欧那种“罗马—日耳曼封建制”。其三,马克思在那个时期对历史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在欧美历史。他在1843年6月至和10月期间撰写的《克洛茨纳赫笔记》是他在那个时期考察历史的珍贵记录,其中包括《历史-政治笔记》5册、《法兰西历史笔记》1册、《英国历史笔记》3册、《法兰西、德意志、英国、瑞典历史笔记》4册、《德意志和美国历史笔记和国家、宪法著作摘要》5册。没有涉及欧美以外的历史。 第二次论说,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提出“三大社会形式”或“三大阶段”的论说。他说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把这一论说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说相比较,可以看到有一个突出的不同点,就是他把“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合并在一起,总称为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最初的社会形式”或第一大阶段;而且其中的“家长制”形态(patriarchy,有的译为宗法制或宗法封建制)显然就是他在同一文稿中多次提到的“亚细亚的”或“东方的”形态。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马克思把“亚细亚”或“东方社会”纳入他的社会形态理论视野之内。这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的一次重大发展。促成这一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亚洲儿个大国在19世纪50年代相继出现反侵略、反封建的人民大起义,如1848-1852年的伊朗巴布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