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铍元素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中铍元素的研究进展.doc

煤中铍元素的研究进展   摘 要: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煤中铍的含量、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测定方法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作了简单的描述,全国煤中铍的含量为1.9mg/kg左右,但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中煤的含量有所差异。关于煤中铍的赋存状态的报道很少,至今也没有直接方法来测定煤中铍的赋存状态。煤中铍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现阶段主要以ICP-MS、原子吸收法以及分光光度法为主。   关键词:煤中铍;含量;赋存状态;分布规律;测试方法;环境污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2.055   铍是最轻的坚硬的灰白色金属,它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用于太空船、导弹火箭等,是重要的战略原料。在地壳中的丰度为2.4?g/g[1]。铍是目前确认的有毒致癌元素,其卤族化合物和氧化物都有很大的毒性。一般而言,可溶性的铍毒性大,难溶性的铍毒性小,静脉注入时毒性最大,呼吸道次之,经口或皮肤毒性最小。土壤中过高含量的铍进入植物体中形成磷酸盐,导致植物缺磷而影响生长。煤和石油的开发利用是大气中铍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地球大气圈中每年的铍进入量在3000t以上,远高于该元素同期的工业生产总量(约500t),煤中铍已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美国5洁净空气修正案6(CAAA,1990)所列出的189种污染物中,包括铍及其化合物。中国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6(GB16297-1996)中,铍及其化合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12mg/m3,是所有11种无机元素中最低的[2]。因此,研究煤中铍的分布赋存特征,无论对于煤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是煤炭的洁净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煤中铍的含量研究   赵继尧等[3]统计中国1123个样品中的铍含量为0.1~6mg/kg,算术平均值为2mg/kg。白向飞[4]根据中国煤中资源数据库统计中国1018个样品中铍的含量为0~16mg/kg,按各聚煤期煤炭资源量加权求得的算术平均值为1.79mg/kg。如表1所示,唐修义等[5]通过对全国各成煤时代的煤样品进行分析统计,得出铍的含量为0.5~8mg/kg,算术平均值为1.9mg/kg。   2 煤中铍的赋存状态   目前有关煤中铍的赋存状态的报道很少,现在也还没有直接方法用于研究煤中铍的赋存状态。Finkleman[6]把与有机质缔合列为铍在煤中的最有可能的赋存状态,但不能排除铍与粘土矿物结合,在实验室的浮沉实验中总是存在于相对密度轻的颗粒中,此外,铍的含量与灰分产率呈反比关系,早在1970年Eskenazy所做吸附实验表明:在pH为3~7的情况下,泥炭和煤中的羟基和羧基基团能和溶液中的铍离子产生离子交换;含羟基和羧基基团多的腐殖组组分比含这些基团少的半丝质体能吸附更多的铍。   张军营[7]认为在富含腐殖酸的低煤级煤中,铍赋存在有机组分中。樊金串等[8]选取了山西西曲焦煤、河西肥煤、新白洞弱粘煤和挖金湾弱粘煤四种煤样,作元素含量聚类分析,发现铍在西曲煤中与灰分的相关性较好,而其他三种煤中的铍表现出较好的有机亲和性,这与铍的离子半径小,与氧的结合能力强,易形成配阴离子有关。   在元素周期表上,铍和铝位于对角线上,铍的标准电极电势与铝近似,铍能在粘土矿物晶格上类质同象取代铝或被其吸附[7],但Demir等根据因子分析结果认为可能有少量的铍与煤中后生硫化物共生。   3 煤中铍的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不同成煤时代煤中铍含量分布差异较小。相对而言,如表2所示早石炭世、早-中侏罗世及早第三纪煤中铍含量较低,尤其是西北聚煤区早-中侏罗世煤中铍含量较低,而华北、华南晚二叠世、晚三叠世、东北晚侏罗-早白垩世煤中铍含量稍高[9]。   注:摘自白向飞等[9]。   4 煤中铍的测定方法   铍有多种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近几年来,铍的分析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新的试剂、新的方法不断运用。如离子交换荧光-流动注射法、ICP-MS法等。   5 研究煤中铍的环境意义   接触铍及其化合物可致急性被病和慢性被病。自从1933年德国学者Weber首次报告急性铍病,美国学者Hardy首次于1946年报告慢性铍病以来,至1980年国外公开报道已登记的铍病病例超过了一千例[10]。加强铍防护,降低作业环境空气中铍浓度,不仅可以控制急性铍病的发生,而且也能大部分控制典型和严重的慢性铍病发生。铍是环境污染物之一,我们要加大对铍的研究,以便于人们了解铍及化合物的客观规律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铍对环境污染程度。   6 结语   由于对煤中铍的研究进展缓慢,其作为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是在所难免的,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