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通史复习--明清经济规范.ppt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而徽商一直是长三角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南宋崛起之后,直到清末它才开始走向没落。明清时期南京、扬州、杭州、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批徽商在活动。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业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弃商从文,直入杀敌战场。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在经商中他们坚持“入宁贸诈,吾宁贸信”。徽商吴鹏翔信守儒家“明允笃城”“取予有义”,一次发现购进的八百斛胡椒有毒,便付之一炬,还有致富以后,他们都很重视兴学弘延师课子,等等。 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环境基础方面分析徽商兴衰的客观原因。 兴起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南移;商业中心和城市的发展。 衰落原因:重农抑商(或两淮盐务特许权利的废除)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后外商进入带来的巨大冲击。 历史上的安徽和长三角同属一个经济区,而徽商一直是长三角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南宋崛起之后,直到清末它才开始走向没落。明清时期南京、扬州、杭州、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地,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批徽商在活动。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在明中业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或弃商从文,直入杀敌战场。又如: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在经商中他们坚持“入宁贸诈,吾宁贸信”。徽商吴鹏翔信守儒家“明允笃城”“取予有义”,一次发现购进的八百斛胡椒有毒,便付之一炬,还有致富以后,他们都很重视兴学弘延师课子,等等。 据材料指出古徽商哪些为人处世和经商理念值得今人效仿。 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重教兴学的风尚。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概括指出材料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 政策:重农抑商。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 大量民间资本的去向呢? (乾隆年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清代盐商)积资最高者达百万两,其趋向仍为利用其资金捐官,令子弟读书入仕,延揽学者,购置古玩书籍,其下者恣意挥霍。亦即过大之资本,无商业之出路。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明朝自一开始就禁用金银,并很快建立了宝钞(即纸币)货币制度,然而民间却存在一种白银逐渐发展应用的势头。洪武八年(1 375年)是宝钞开始推行的时间,在此后的十几年间,是民间使用宝钞相对比较顺畅的时期。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在建文时期(1398~1402年)表现明显。集中建文时期的契约22件,其中1 1件是以白银支付的,占有50%。,永乐帝(1402~1424年在位)一即位就颁令禁止金银交易,22年间,民间使用宝钞交易活动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实物,在收集的契约中,银的使用只有一例。景泰与天顺年间(1449~1464年),民间以白银交易为主体,以白银论价并成交的交易,分别占有契约总数的90%和近94%,只残留了极个别的实物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年),收集的90件契约中,无一例外地使用白银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由于世界白银价格大幅度跌落,明末崇祯年(1627~1644年)发生了金银比价与欧洲拉平的现象,达到了1:13。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于是,社会震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明朝在中外互动作用下灭亡。 一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时期货币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特点:明朝前期政府限制白银流通,推行纸币;中后期民间力量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币、白银货币、实物交易长期并存。 原因:商品经济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