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人犯晕的宋朝官衔.doc
让人犯晕的宋朝官衔
包拯的官衔长达45个字
咱们最熟悉的大清官包拯,也就是戏曲里俗称“黑脸包公”的那位,他去世时的官衔是“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总共45个字。
在宋朝,尤其在北宋前期,类似包拯这样长的官衔绝对不是个案。咱们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那位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马光先生,晚年捧着辛苦编成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向宋英宗献书的时候,用这样一长串官衔来自报家门:“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去掉“臣司马光”这四个字,前面的官衔仍然多达52个字,比包拯的官衔还长。
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假如现在的记者能够穿越时空,去宋朝采访包拯和司马光这两位大佬,问他们能不能把官衔变短一些,估计他们会说不能减短,因为减掉任何一个字都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职能范围。
比如包拯的官衔,开头的“枢密副使”表明了包拯的工作岗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朝散大夫”表明了包拯的品级,北宋前期公务员共分二十九个等级,朝散大夫属于第十三个等级;“给事中”表明了包拯的工资等级,北宋前期公务员工资共分二十个等级,给事中属于第十二个等级,这一级别的干部每月能领四万五千文铜钱;“上轻车都尉”表明了包拯的功劳等级,北宋公务员共有十二个功劳等级,上轻车都尉属于第八等;“东海郡开国侯”则表明了包拯的爵位等级,北宋前期高级干部的爵位共有十二等,东海郡开国侯属于第九等;“食邑一千八百户”表明包拯拥有一种名誉上的特权,意思是朝廷拨给他一千八百户农民供他使唤(实际上他连一户也不能使唤);“食实封四百户”表明了包拯实际上所能得到的福利,表示他每月可以拿到一笔补贴,这笔补贴相当于四百户农民所缴的税收(每户一般都按二十五文计算,包拯食实封四百户,每月大概能领到一万文补贴);“赐紫金鱼袋”表明了包拯的服装等级,说明他上朝的时候腰侧可以挂一只绣着金鱼的紫色小包――这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最后那个官衔“赠礼部尚书”是包拯去世时皇帝追封的,表明皇帝很怀念他,活着时没让他做到礼部尚书,去世以后也得让他做一回。
现在咱们可以看出来,宋朝官员的官衔虽然特别长、特别复杂,不过反映出来的信息也特别丰富,不管哪个官员上朝面圣,不管皇帝对他多么陌生,只要他报出所有的官衔,皇帝立马就能搞明白这家伙有着什么样的品级、什么样的荣誉、什么样的功劳、什么样的爵位,以及目前在哪里上班、负责什么工作、每月能领多少钱的工资和能拿多少钱的补贴。简单一句话:长有长的好处。
长官衔难念但简称易搞混
换个角度看,长也有长的坏处。首先是容易让不懂宋朝官场规矩的现代人一头雾水,甚至在阅读史书的时候犯下低级错误。比如我有个朋友研究苏东坡,一翻《宋史》,发现苏东坡的第一个官职是“大理评事”,就认为东坡先生曾经在最高法院当过法官。
其实苏东坡刚当官时的官衔全称是“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其中“将仕郎”是用来定品级的,“守大理寺评事”是用来定工资的,只有“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才是他真正的工作岗位,相当于凤翔知府(北宋前期没有“知府”这种官衔,正确叫法是“权知凤翔府”)的助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当时他是陕西某地级市的市长助理。由此可见,如果搞不清宋朝的官衔,一不小心就能把一个地方官当成京官,把一个市长助理当成高级法官。
其次,那么长的官衔,念起来得费老鼻子劲。为了不费劲,宋朝人也喜欢称呼简称。比如包拯头衔那么长,人们只好叫他“包枢密”、“包龙图”(包拯做过龙图阁直学士)、“包孝肃”(孝肃是他去世后朝廷给他拟定的谥号)。
问题是简称有时也容易搞混。最典型的例子是《水浒传》里那个花和尚鲁智深,出家之前人们叫他“鲁提辖”。其实“提辖”只是掌管的意思,宋朝有很多官衔前面都带着“提辖”两个字:有掌管国库的京官“提辖左藏库”、“提辖封椿下库”,也有掌管公共采购的“提辖杂买务”,这些官衔简称起来都是“提辖”。而鲁智深出家前只是甘肃渭州的一个低级武官,他的官衔全称应该是“提辖渭州兵甲盗贼公事”,相当于现在甘肃平凉市的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
你瞧,这么一简称,很多宝贵的信息都给丢失了。
(摘自《河北青年报》 图/陈明贵)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