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小各版本自然与生活科技教科书光的概念之内容分析.doc

国小各版本自然与生活科技教科书光的概念之内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小各版本自然与生活科技教科书光的概念之内容分析.doc

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二十一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民94年12月) 國小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光的概念之內容分析 許良榮* 呂文靜**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自然科學教育系 (steve@.tw) **台中縣建平國小 (hjt0802@.tw) 摘要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小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光的概念之分布範圍、呈現方式及物理屬性。分析對象為九十三學年度審定通過之四個版本(合計七冊)。研究結果發現各版本皆含括「光是直線前進的」、「光遇到物體會反射」、「光經過不同介質會有折射現象」以及「光經三稜鏡與水滴折射後在某些角度色散可看到彩虹」等概念;但是各版本光的概念架構並不相同,且涵蓋的概念個數之差距頗大。在概念的呈現方式部分:各版本之教學時間不同;操作活動則偏重於歸納法;圖形呈現以表徵功能的圖形佔多數。在物理屬性部分:各版本則差異不大。 關鍵字:光的概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內容分析 緒論 ㄧ、研究動機 對中小學教育而言,課程設計所欲達成的教學目標需要靠教科書做為媒介,此外,教科書不僅是教材內容的主要來源,也是奠定知識、培育情意、演練技能的重要工具﹙李宗薇,1997﹚。也有學者指出在小學階段,教科書仍是科學教學的主要工具之ㄧ(Gega,1980﹔Manning,Esler Baird,1982)。由此可見教科書在教學活動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由文獻顯示,學生對於光存有不少迷思概念。Saxena (1991) 研究指出雖然有75%的學生知道光是直線行進,但是只有少數的學生可做出正確的解釋;學生無法做出正確的解釋,主要的原因為:(1)學生並不了解基本光的概念;(2) 學生沒有很多機會去應用這些概念,並解釋他們的推論;(3)缺乏在物理課程應用的內容。由文獻顯示,在光與視覺主題下,學生的視覺迷思概念可以區分為三種:(1)自然概念:學生認為人只要張開眼睛就能自然看到物體(Galili & Hazan,2000;黃湘武和黃寶鈿,1989) ,光的作用是在照亮四周環境使我們可以看見(Selley,1996;張川木,1997)。(2)視線概念:學生認為人眼發出某種視線射向物體,所以人能視物(Guesne,1985;Andersson Karrqvist,1983;Galili & Hazan,2000;王龍錫等人,1992)。(3)幻像概念:學生認為光照射物體時使物體產生一幻像,此幻像再進入人眼使人感覺有物體的存在。學生並未考量光線必須進入觀察者的眼睛,如此物體才可以被看到(Goldberg McDermott,1986)。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有關於光的概念之教學活動,例如竿影、踩影子活動等,但是對國小學童來說,要求他們回答「光」的物理特性是什麼?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研究者由教學經驗中發現:學生在學習光的相關課程時仍存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概念。這些有關光的質樸(naive)概念常有不正確的地方,而阻礙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甚至在教學後這些質樸概念還很難加以改變。基於上述動機,研究者認為國小各版本?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中有關光的概念之學習應予重視,期望藉此研究結果,能做為各國小選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以及出版商編撰教科書之參考。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裡,中、高年級(三到六年級)教科書中,關於光的概念之編撰方式及內容是否能符合九年一貫的設計目標,本研究問題包括:(一)、各版本所介紹有關「光的概念」之分布為何?(二)、各版本有關「光的概念」之呈現方式是否適切?(三)、各版本之物理屬性為何? 研究方法與設計 本研究主要利用內容分析法探討國小中、高(三、四、五、六)年級各版本教科書中,關於光的概念分布之範圍、光的概念之呈現方式及各版本的物理屬性。本研究以九十三學年度教育部審定通過之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有關「光」的概念相關單元之版本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檢視各版本其內容涉及「光」的概念相關單元,總計有四個版本(合計共七冊),分別是:康軒版、南一版、翰林版和牛頓版。 本研究之分析工具分為三部分:先建立光的專家概念圖及光的概念之命題陳述,以做為探討教科書中光的概念分布之依據;再發展各版本光的概念相關單元之的呈現分析表,以探求教科書中各個光的概念之呈現方式。建立專家概念圖之主要目的是為了檢視所發展的概念分析工具涵蓋了所有光的概念範圍,接著再確認有哪些概念明顯超出小學的課程範圍。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有關光的概念之教材內容細目,並參酌蕭倍如(2004)劃分國小、國中光的概念之研究,得知某些光的概念對小學的課程來說太艱深,例如在光的性質主題下之「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1),在國小、國中階段之光的概念課程皆未提及,因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