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产业与人口.doc
第 一 課 產業與人口
★ 台灣各地居民,配合 和 ,發展各種產業、促進經濟繁榮,人口的 和 ,也隨著經濟發展而有變化。
★ 第 級產業:原料直接取之於自然的活動,例如「農業、林業、漁業、牧業、礦業」
第 級產業:將原料加工製造成產品的活動,例如「工業、製造業」
第 級產業:將產品銷售到市場的活動,例如「商業、服務業」
農業經營的變遷
(一) 業是台灣居民的傳統產業。
(二)五十年代以前的農業發展
1. 在 、 、 等地形區,水田種植 ,旱田栽種 、
等旱作。
2. 丘陵區:在伐林過後的谷地闢田種 ,中、北部的居民在坡地種植 或
,南部的居民則種植 或 或 。
3. 時代以後,中、南部的 地區,部分農民也在坡地栽培 和
,這兩種農產品是台灣 初期大量外銷的農作物。
4. 五十年代以前的農業特色:各地農民栽培的作物種類較 ,且在自給自足之餘,帶有一些 農業的色彩。
自給性農業:農產品以農家自用為主。
商業性農業:農產品以供應市場為主的農業型態。
台灣早期的農作物主要分為三類:
(1)稻米:主要的 作物(用來填飽肚子),分布十分普遍,分布主要以
地形為主,少部分山坡地的 例外。
(2)茶樹:大多數分布在 地形,尤其是台灣的西北部,雲霧多濕、排水良好的自然環境適合茶樹生長,成為茶園最集中的地區。
(3)甘蔗:為台灣早期最主要的 作物(收成後主要送到市場上賣錢,又稱為 作物),大多分布在台灣西南部的 地形,尤其是在濁水溪以南的 帶地區,凡不便種植兩期稻作的地方,大多以甘蔗的種植面積較廣。
(三)六十年代以後的農業發展
1. 工商業快速發展, 人口大量外流,民眾 習慣改變,農業經營的型態也發生改變。除 耕作普及外,作物的 也與過去不同。
2. 許多耕地轉種 、 、 等高經濟作物,有些農民進一步將農業與 活動結合,發展 ,不但增加農產品的 ,更提供民眾休閒遊憩的場所。
3. 在南部丘陵地區,取而代之的是滿山遍野的專業化 ,有些農民甚至引進
,改良生產技術,調節作物 ,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4. 農業經營型態的轉變,使台灣的種類變 ,品質變 ,農作物的栽培更趨 , 色彩更加濃厚,各種作物的分布和生長期,受自然環境的限制也日益 。
5. 這些變遷,充分反應台灣農民 的智慧。
現代工業的發展
(一)日治時代
台灣已有一些 、 、 等工業,由於原料笨重,這些工業主要分布在 產區( 區位)。光復初期,政府以這些工業為基礎,致力發展 工業,以供應居民生活的需求,減少 的支出。
(二)五十年代
政府開闢各種 ,致力發展 、 、 等工業,這些工業的產品,主要市場在國 ,生產的過程中需要眾多的勞工( 區位),因此工廠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 部地區,或出口方便的 附近。
* 台灣工業區的分布極不平均: 部多於 部。
(三)六十年代
政府一方面致力扶持 ,一方面發展 工業,中小企業通常以 和 的方式進行產銷,產品暢銷國際市場,因產品需要都市的 協助外銷,所以工廠多集中在 、 、 等大都市附近。而 、 、 等重工業,因為台灣缺乏煤、鐵礦,所以原料多來自海外,工廠多集中於 附近( 區位)。
* 石油化學工業:把 或 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MW200MWh储能项目110KV升压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评估公司内部管理制度.doc VIP
-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期中试卷.pdf VIP
-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单元练习题.doc VIP
- 新解读《EJ_T 287-2000氚内照射剂量估算与评价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二章章节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实数 单元检测试题(有答案).docx VIP
- 风电、光伏项目前期及建设手续办理流程汇编.docx
- 地籍档案管理基本知识 完整版2025.pdf VIP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