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时代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pdf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时代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时代性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pdf

+旅游学研究4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时代性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 (2006年9月23Et,南京)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汇集了国 和利用。许多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和地区的形象和特色, 内外及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 在国内外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如南京明城墙、中山陵、 与旅游发展大计,对于推动江苏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 明孝陵、总统府、夫子庙;苏州古典园林、虎丘及寒山寺; 与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扬州的自塔、瘦西湖;镇江三山;淮安周恩来故居;徐州 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代人民群众劳 汉文化遗存等。特别是以苏州、扬州为代表的古典园 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物化了的社会发展史,其价值无可 林,以周庄、同里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以及一大批富 估量。中华五千年历史进程留下的无数历史文化遗产, 有特色的明清建筑、街坊民居和名人故居等丰富多彩的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这些历史文化遗 物化形态,充分展现了江苏文化遗产的魅力。昆曲、古 产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和魂,是发展先进文 琴、云锦、刺绣、紫砂、玉雕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充分 化、创造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支 展现了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一大批以文学、书 柱。在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画、戏曲和名相重臣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充分展现了 它们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宝贵的发展资源与软实力。 江苏文化人独领风骚的不凡业绩。 江苏地处黄海之滨,拥长江之利,享淮河之便,历史 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财 源远流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 富和精神财富,如何合理利用应成为我们思考的课题; 典藏美不胜收,是我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发达地 努力发掘优秀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汲取世界文化精 区。从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末年,泰伯、仲雍奔吴带来 华,打造具有特色的、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的“江苏 中原先进文化,到春秋吴国兴盛,开创称雄霸业,形成了 文物品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吴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大交融。从刘邦兴汉于徐 多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楚,开创了博大雄浑的楚汉文化。到两晋、南宋,由于中 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江苏省 原战乱不断,北方士大夫大量南迁带来的北方文化,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即将在全 一次形成了南北文化的大融合。从地域上看,江苏襟湖 国率先出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同 带江,东临大海,河荡密布,长江与运河纵横交错,四通 时通过以保护南朝陵墓石刻、名人故居、古代民居和历 八达。荆楚、徽派、齐鲁、秦晋等各种文化流派均在江苏 史街区为重点的“文物保护抢救工程”,每两年举办一届 留下鲜明印记,与江苏本地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了刚柔 “江苏省文物节”、精心组织策划“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 相济,气势恢弘,富有特色的“吴韵汉风”,赋予了博大精 等措施,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 深的文化内含,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铸就了 产保护意识,推进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健康有序发展。 江苏文化遗产高度发达的整体,令四方为之神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要有全 在江苏境内,有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等世界 新的思路,积极探索新机制,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