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pdf

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 宗璐烟台市芝罘区建设管理局基本建设管理科 【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结构设计理论,高强材料的迅速发展,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丰富的 想象空间,同时也为新颖结构体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的几种新 型建筑结构体系: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巨型结构、膜结构等。 [关键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结构设计理论、高强材料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度的要 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更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结构体系:钢一混凝 土混合结构、巨型结构体系、张拉整体结构、膜结构等。 一、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概述 人类从原始社会利用山洞、树林自然屏障遮风挡雨,到利用天然土、木、石和人工烧制粘土砖、 瓦搭建房屋延续了数千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结构体系是随着18、19世纪钢铁工业和水泥工 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利用热轧型钢、钢板和铆接技术及随后出现的焊接、螺栓连接技术,形成了建 筑排架、桁架、网架等结构体系,利用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发展了钢筋混凝土技 术,形成了钢筋混土框架、剪力墙等结构体系。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 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更高,从而提出了新型结构体系。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是钢材借助于混凝土的扶助,充分发挥其抗拉能力强的特长,帮助混凝土克 服抗拉能力弱的缺点,又受到混凝土的保护而免受侵蚀,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是目前得到广泛应 用的组合结构的成功典范。 1、特点 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有所长,前者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建筑物内部 净空高度大等优点;而后者则是刚度大、耗钢量少、材料费低、防火性能好。综合利用这两种结构 的优点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统计分析表明,高层建筑采用钢一混凝土混合结构的 用钢量约为钢结构的70%,而施工速度与全钢结构相当,在综合考虑施工周期、结构占用使用面积 等因素后,混合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优于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指标。 2、形式和分类 (1)组合板 ①以下部压型钢板为配筋的混凝土板,其间用连接件使两者结合成整体。 ②在箱型截面钢板内充填混凝土的组合板。 (2)组合柱:将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共同承受内力的柱构件,又称SRC柱。 (3)钢管混凝土柱:将混凝土充填到钢管内部而形成的组合柱 483 (4)组合粱 ①将钢筋混凝土板锚固在钢梁上形成的组合梁。 ②将型钢或焊接钢骨架埋入钢筋混凝土而形成的梁 (5)组合墙:由混凝土和平面钢板结合而成的墙板。 (6)组合壳体:由混凝土和曲面钢板结合而成的壳体。 各类组合结构中,根据型钢或骨架的类型不同、型钢或骨架与混凝土部件相对位置的差别又可 分为若干不同的形式,例如SRC组合梁可分为实腹、空腹SRC组合梁,SRC组合柱又可分为实腹、 空腹SRC组合柱,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又派生出充填型、外包型、充填外包型钢管混凝土柱。 (--)巨型结构体系 巨型结构是由大型构件(巨型梁、巨型柱和巨型支撑)组成的主结构与常规结构构件组成的次结 构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体系。 1、特点 从平面整体上看,巨型结构的材料使用正好满足了空间尽量开放的原则,可以充分发挥材料性 能:从结构角度看,巨型结构是一种超常规的具有巨大抗侧刚度及整体工作性能的大型结构,是一 种非常合理的超高层结构形式;从建筑角度看,巨型结构可以满足许多具有特殊形态和使用功能的 建筑平立面要求,使建筑师们的许多天才想象得以实施。 2、形式和分类 巨型结构按主要受力体系形式可分为巨型桁架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悬挂结构和巨型分离 式结构;按材料可分为巨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巨型钢骨混凝土结构、巨型钢一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及巨型钢结构。 (三)膜结构 膜结构是张力结构体系的一种,它是用多种高强薄膜材料(常见的有PVC类、PTFE类及有机硅 类)及辅助结构(常见的有钢索、钢桁架或钢柱等)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预张应力,并 形成应力控制下的某种空间形态。 1、特点 ①多变的支撑结构和柔性膜材使建筑物造型更加多样化,新颖美观,同时体现结构之美、色彩 丰富;膜建筑屋面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