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家作品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左传》:《左传》的作者据说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它是一部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具有文学特色的历史散文。《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传》,因为它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人们又把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并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古代被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经”之一。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72年)至鲁公27年(前468年)共254年间春秋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左传》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叙事,以简驭繁,善于突出重要环节;写人,寥寥几笔,就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写外交,娴于辞令,应对自如,和往往一方委婉陈辞、左右逢源,一方则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预示战争的胜负。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左传》善于用简练语言记叙复杂历史事件的写法,善于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面貌性格的写实手法,对后世文学和语言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2、《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编辑整理而成的。《战国策》记录了战国初期到六国灭亡,共240年(前460—前220)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动态。全书共33篇,东西周各为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中山为一篇。《战国策》的文章,大部分代表纵横家的作风,犀利明快,长于辩论,对后世的散文,特别是像苏洵、苏轼等人的议论文章,有很大的影响。战国时代,各国之间战争频繁,政治、军事形势错综复杂,谋臣策士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他们的说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激烈的政治斗争,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和人民被压榨的状况。全书内容驳杂,其中谋臣策士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以及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编者杂取各家,并非纵横一家的观点。 3、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他受父亲影响,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开始漫游,游踪遍及全国各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地方风土人情,收集了丰富的史料。后来,继承了父职,任太史令(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有机会遍读皇家所藏书籍,这为后来著《史记》打下了基础。公元前99前,司马迁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获罪下狱,被处以宫刑。三年后出狱,发愤著书,写完《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共52万余字,130篇。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4、《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都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作品。《诗经》中有不少篇章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混乱,反映了人民遭受的压迫和痛苦。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等手法。《诗经》对我国两三千年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5、屈原:屈原,(约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青年时期曾任左徒,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接待诸侯宾客。由于他才能卓越,“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因此很得楚怀王的信任。后来,他遭到上官大夫的谗害,去左徒,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以后又两次被放逐,一次是楚怀王的时候,被流放到汉北,一次是顷襄王的时候,被流放到江南。这个他44岁,从此他就一直过得流浪的生活。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眼看祖国濒于沦亡,便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时年63岁。 6、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洵、苏轼、苏辙,时称“三苏”。人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词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又是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这些成就,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成功的标志,并使他取得当时文坛领袖的地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