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课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 心理准备: 高三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的高三目标是什么? 我将以怎样的姿态走进高三? 因为梦想,今天选择坐到这里; 因为信心,你选择坚持到现在。 要有目标 1.目标高远化 赠父亲(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近现代革命先驱为挽救陷于危世的中国,他们的志向都是非常高瞻而伟岸的,他们绝不因个人的利益而短视,也不因功利的目的而委琐,他们具有超迈拔群的豪气,具有敢作敢为、为国捐躯的勇气与胆识,这永远令我们后人高山仰止。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 2.目标视觉化 (对待学问道理),未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事理,明晓事理不如亲自实践,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   人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托尔斯泰 3.目标具体化 【故事1】 日本马拉松冠军三本田一的成功秘诀: 马拉松是一项对运动员体力和耐力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要在这项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20世纪80年代日本有一位选手,他名不见经传,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没有人会认为这个矮个子的东方人能拿冠军,但是,在1984年的东京马拉松比赛中,他居然得了世界冠军。他夺冠后,许多人认为那不过是一次偶然。 “肯定是在自己的国家比赛,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不适应天气,他才有机会夺冠。”有的人这样认为。许多记者问他:“你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可是他是性情木讷的人,他只是微微一笑,沉默不语,大家更加确定他的成功是一次侥幸。 两年后,又迎来了国际马拉松大赛,这个日本人选手又参加了比赛。大家仍然不看好他,认为他夺冠是不可能的。谁知,这位矮小的日本人又一次赢了。人们都惊异了!观众骚动起来,记者又开始追问他的成功的秘诀。 很久以后,他才道出他的秘密,“其实很简单,”他腼腆地说,“每次比赛前,我都把比赛的线路研究好,并亲自走一遍,我把路边的标志性东西记下来,比如高的建筑,鲜艳的植物,特别的雕塑。这样我在比赛时为自己定几个小目标。比如,先跑到银行,这样我一开始就以100米冲刺的速度跑向目标。等到了第一个目标后,我又在以同样的速度跑向下一个目标。就这样,一个一个的目标实现了,最终跑到了终点。这样,我不会被遥远的终点所吓倒,一步一步就成功了。 这位马拉松冠军的秘诀告诉了我们什么?取得成功,无非就是做好两件事,一是,制定好目标,目标不要太大,不要让目标吓死;二是,制订好目标就要付出行动,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这便是实现任何目标的唯一办法。 只要有行动就会有进步,每天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4.目标坚定化 【故事2】 跳蚤与爬蚤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被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时,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压力,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