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质体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pdf

·130· 垦 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6月第29卷第3期 Int J Biologicals,June 2006,Vol 29,No.§ 脂质体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黄黎综述 李成文审校 【摘要】 本文综述了脂质体在疫苗、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脂质体 在人类医学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脂质体;免疫佐剂;载体 【中图分类号1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3—4211(2006)03—0130—03 自从1 965年Bangham等首次用脂质制成类似 的稳定性。Afrin等[5 用带正电荷、中性、带负电荷脂 于细胞膜的脂质体以来,脂质体一直受到广大研究 质体分别包裹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蛋白抗原 人员的关注,并在医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就 (LAg),发现都能诱导非常明显的保护作用,接种动 脂质体在医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物主要表现为抗原特异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脂质体(1iposome)是单层或多层脂质双分子膜 和抗体应答增强。North等[6 用脂质体包裹肿瘤相 以同心圆的形式包封而成、类似细胞膜的微球体,其 关抗原BLP25制成肿瘤疫苗,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 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随着许多研究者进行的 癌和前列腺癌病人,不仅可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还 大量研究,发现脂质体主要具有佐剂和载体功能。 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这种相对无害的疫苗似可实现 1 脂质体的优点 目前不能满足的医学需要。 脂质体作为佐剂和载体具有以下优点[1 ]:(1) 3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可将抗原天然靶向网状内皮系统,优先被巨噬细胞 脂质体是一种定向药物载体,由于它能提高药 等抗原呈递细胞(APC)所摄取,并对包裹的抗原或 物的疗效,增加其稳定性,减少毒副作用,所以成为 药物有缓释作用;(2)副作用少、程度轻,无全身毒性 人们不断研究的焦点。目前,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 反应,可生物降解,本身无免疫原性;(3)可改变免疫 主要有注射剂、口服制剂、滴眼剂、气雾剂、皮肤外用 应答的类型和方式,还可产生免疫记忆;(4)通过改 药物制剂等。 变脂质体大小和电荷,可以控制药物在组织内的分 3.1 脂质体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布与在血清中的清除率;(5)可用单克隆抗体等配体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修饰脂质体,使药物靶向病变部位(即药物导弹)。因 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局 此,脂质体在疫苗、药物输送、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 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研究发现多数肽类和蛋 出明显的优越性。 白质药物仅用简单溶液鼻腔给药时,吸收很差,主要 2 脂质体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 因为覆盖在鼻黏膜上的黏液被纤毛以5~6 mm/min 脂质体作为疫苗佐剂,可广泛应用于细菌疫苗、 的速度向咽部驱送,很容易被迅速清除,目前开发了 病毒疫苗、寄生虫疫苗和肿瘤疫苗的制备。 微球、脂质体、乳剂等来延长制剂在鼻腔内的滞留时 Lima等[3 用带正电荷脂质体包裹结核杆菌 间和滞留量,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作为一种新型 65 kDa热休克蛋白(hsp65)、质粒DNA及其他蛋白 NDDS,脂质体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药物对鼻黏 质抗原,都产生了类似卡介苗(BCG)的保护性免疫, 膜的毒性和刺激性,防止药物被黏膜上的酶降解,使 诱生了抗原反应性T细胞,以CD8 细胞毒性T淋 给药部位保持高浓度的药物;(2)持续释放包封药 巴细胞(CTL)为主。Richards等 报道,HIV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