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监察制度小资料-湖北省图书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讲坛?廉政讲堂 明朝监察制度小资料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 2.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3 3.明朝之监察悖论 10 4.明朝监察制度研究及其借鉴意义 13 5.浅论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对现世的影响 17 6.论明朝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21 湖北省图书馆?廉政文化图书馆 二〇一四年三月 本辑内容均摘选自公开发行的报刊、权威网站,版权归原有者。 —————————————————————————————————— 编辑单位:湖北省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 25 号 邮政编码:430071 责任编辑:黄英运 编审:徐金安 联系人:戴波 027 张旨书 027 E-mail: hbtxxb@126.com 2 1.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一、 形成和发展阶段 我国监察制度初创于秦朝。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在 中央, 当时作为丞相副贰的御史大夫,其职权既掌天下文书,又掌管监察大权, 具有监察职能。御史大夫下设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同时,在全 国范围内专设御史府用以监察文武百官。与此对应,地方政府设置了郡监御史, 简称郡监,专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监察工作。秦统治者为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所实行的御史制度,乃开我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之先例。御史府的建立 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更是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 不过,当时的监察系统还比较粗糙,机构与职责也没有专门化,但其对后世 监察制度的影响很广。 到了汉代,监察制度除了沿袭秦制,又有较大发展。汉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主 要表现有:⑴改 “御史府”为 “御史台”,在以后的行政监察实践中,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健全监察机构,又逐步建立起刺史制度,这改变了汉朝初期监御史只 能监郡,不能监都侯的局面。初步确立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典范。⑵汉代有御 史台、司隶校尉和丞相司职三大监察机构,可以分为行政组织内部和外部两个监 察子系统。丞相司职负责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工作,即在丞相的领导下,进行行 政组织内部的监察,职责是 “掌佐丞相,举察不法”,代表丞相对行政官员进行 监督。行政组织外部的监察系统则有两大机构负责:一是御史中丞,另一是司隶 校尉。御史中丞在监察方面所负的职责主要是领导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即 “外督 部刺史”和领导中央监察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