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运动疗法概述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基础知识 休息位? 解剖位? 功能位? 良肢位? 相关基础知识 解剖学姿势 为了阐明人体各部和诸结构的形态、位置及相互关系,首先必须确立一个标准姿势,在描述任何体位时,均以此标准姿势为准。这一标准姿势叫做解剖学姿势。即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描述人体的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 相关基础知识 休息位,即肢体处于的一种自然状态。此时肢体肌肉松弛,内在肌与外在肌的张力呈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手的休息位呈半握拳状,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MP及IP呈半曲状,从食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DIP的桡侧 相关基础知识 功能位是指当肌肉、关节功能不能或尚未恢复时,必须使肢体处于发挥最佳功能活动的体位。故肢体受伤骨折后,一般需固定在功能位置,它是依据该部位功能的需要而综合考虑得出的一种位置。 人体各大关节的主要功能位(中立位为0°)一般为: 肩关节:外展60°,前屈45°,无内外旋 肘关节:屈曲90°左右。 腕关节:背屈20°~25°。 髋关节:中立位,无内外旋。 膝关节:屈曲20度—30度。 踝关节: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 相关基础知识 手的功能位:是有利于发挥手最大功能的位置,呈握小球或茶杯状。腕关节背伸约20°~25°,拇指处在对掌位,MP及IP微屈。其他手指稍分开,MP和PIP半屈,DIP微屈 相关基础知识 良肢位: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 位置或保持一种姿势 相关基础知识 关节的运动及分类? 主动不足?被动不足? 人体杠杆? 肌肉的收缩形式? 相关基础知识 轴 和 面 相关基础知识 (一)单轴关节 只能绕一个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l、滑车关节 例如指间关节、肘关节,只能沿额状轴在矢状面上作屈伸运动。 2、圆柱关节 例如尺桡关节,只能绕垂直轴在水平面上作旋转运动。 (二)双轴关节 可绕两个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l、椭圆关节 例如腕关节可绕矢状轴在额状面上作屈伸运动,又可绕额状轴在矢状面上作桡屈、尺屈运动。2-5掌指关节可作屈伸及内收外展运动。 2、鞍状关节 例如拇指腕掌关节,关节面如两鞍交扣,可作屈伸及内收外展运动。 相关基础知识 (三)三轴关节 可绕3个轴在3个平面上运动,包括: 1、球窝关节 例如盂肱关节及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及内外旋转运动。 2、平面关节 例如肩锁关节、腕骨间关节等关节面曲度很小,可视作很大的球窝关节的一小部分,两关节面大小接近,关节囊及韧带常较坚厚紧张,可有多方向活动及错动,但活动度小。 相关基础知识 (四)有关于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 1、屈伸 使关节两端肢体趋向于成一直线的运动为伸,超过直线的部分称过伸,使两端肢体间夹角减小的运动为屈。在肩、髋及躯干则向前方运动为屈、向后方运动为伸。在腕、踝等可向两侧屈曲的关节则向掌侧或跖侧运动为屈,向背侧运动为背屈(或背伸)。 2、内收、外展 离开身体正中线(肩、髋)或肢体正中线(指、趾)的运动为外展,向反方向为内收。 3、旋转 肢体前缘向内转动为旋内或旋前,向外转动为旋外或旋后。 4、环转 肢体由前屈位经外展位、后伸位,回至前屈位或经相反方向的连续运动称环转,前者称向后环转,后者称向前环转。 相关基础知识 人体杠杆 人的躯体运动遵循杠杆原理,各种复杂动作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杠杆运动。运用杠杆原理对运动分析,是运动力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杠杆上三个点的不同位置关系,可将杠杆分成三类: 相关基础知识 1、第1类杠杆 又称平衡杠杆,其特征是支点在力点与阻力点中间,如天平和翘翘板等。在人体中这类杠杆较少,如头颅与脊柱的连结,支点位于寰枕关节的额状轴上,力点(如斜方肌、肩胛提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头最长肌等的作用点)在支点的后方,阻力点(头的重心)位于支点的前方(图2-1-1)。此类杠杆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动力和保持平衡,支点靠近力点时有增大速度和幅度的作用,支点靠近阻力点时有省力的作用。 相关基础知识 2、第2类杠杆 又称省力杠杆,其特征是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如一根一端支在地上,向上撬动重物的棍棒。在人体上,这类杠杆极少见,如站立位提跟时以跖趾关节为支点,小腿三头肌以粗大的跟腱附着于跟骨上的止点为力点,人体重力通过距骨体形成阻力点,在跗骨与跖骨构成的杠杆中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这类杠杆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可用较小的力来克服较大的阻力,故称省力杠杆(图2-1-2)。 2016 * 运动疗法概述 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 彭俊峰 概述 特点及基本目的 适应症及禁忌症 分类及运动方式 处方及相关基础知识 运动 运动疗法 概念 运动=活动? 运动疗法=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