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1.D
A.蛰伏(zhé) 伺机而动(sì)
B.压轴(zhòu)C. 祈祷(qí)
2.A
B.菲薄 恻隐 遮天蔽日
C.辩论 耳熟能详D.天高地迥
3.C(学27)
A项“充耳不闻”指堵住耳朵不听,用来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此处望文生义。(词108)
B项“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合语境,可改为“截然不同”。(学64)
D项“拆东墙,补西墙”指拆倒东边的墙,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或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学40)
4.A(学45)
B. “对世界上任何国君都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成分残缺,应在“世界上任何国君”前加“比”。(学94)
C.“违背科研成果”,搭配不当。(学105)
D.“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
5. D.劳:使……劳累。
6. A.而,连词,表转折。
B.之,代词,代指百姓;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以,连词,表目的,相当于“以便”;以,介词,用。
D.于,介词,对;于,介词,在。
7. D.宾语前置。与例句相同。
A.省略句,“以之为”
B.介宾短语后置 C.定语后置
8. B②④①⑤③
9. 示例一:许多时尚的创造,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干脆就是穷人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许多时尚的发明,开始并非都是乐事,而往往源于普通人的苦涩经历。
10. 示例 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二、现代文阅读:
11.[答案] D
[解析] 原文是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是一种推测,因此,D项中“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过于肯定,是错误的。
12. [答案] C
[解析] A.文中“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之所以“令人惊喜”是从“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并不是与唐诗被宋词元曲所替代作比较;B.原文是说人活在世上,因内心受到感动,而用心去唱,歌唱的内容是人的现实和梦想;D.原文是说“《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并非“更为出色”
13. [答案] B
[解析] 杜甫的诗之所以难以流行,可能和其表现得文本一些有关,但杜甫的诗表现得文本一些,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无关
14.结构上:引出下文,身处喧嚣的城市内心渴望着乡村的宁静自由。(2分)
内容上:思念家乡能平息城市喧嚣带来的烦躁心绪。(2分)
15.通过与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比较,突出了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因而感觉特别辛苦,不易。
(想念一个人可以有所凭借与在城市里想念村庄找不到依据,没有出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身处城市思念村庄的辛苦和不易。)(4分)
1 6. 城市的鲜活,富于动感,在作者看来,是对他的一种讨好,是别有用心的表演,想借此让他忘掉村庄,因此让他反感,而这种反感更增添了对村庄的思念。(4分)
17.因为城市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沿袭着村庄的名字,延续了乡村的生命(3分),但却失去了乡村的宁静自由,它的喧嚣让人烦躁、压抑,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村庄(3分)。所以作者说城市背叛了乡村,制造着谎言。 (6分)
三、古诗文阅读:
18.B(速:催促)
19.A (A都表转折关系B.在, 向;C.介词,“用”,第二个“因为”;D. 第一个代词,他们;第二个,用在表时间的词的后面,凑足音节,无实意。)
20.D.“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卑视尘俗的意味,体现了作者对以上五类人的憎恶和鄙视。”不妥。
21.①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也不带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而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的人,可以看看这类人。(注意词类活用(名作动)和“之”的用法)
②轿夫招呼船上的人,以(用)关城门来恐吓游人,使他们早归,灯笼和火把像一行行星星,一一簇拥着回去。(注意“列”“而”的准确翻译及倒装句式)
22.“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
(2分。实、虚各1分)
23. (1)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2分)
(2)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答出愁思1分)
(3)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 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答出比喻的好处1分,答出“愁之多,愁之广”1分)
这三种景致并非孤立,而是复合在同一画面上,天地迷茫,色调灰暗,恰好与身处其间的失意人心境相符,词人借景抒情,亦情亦景。(答出借景抒情等1分)
词句翻译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他象芳尘一样飘去。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语文复习课 形象.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形象分析1.doc
- 高三语文复习课 选用句式.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压缩语段3.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压缩语段解题规律.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语文--专项知能检测1.doc
- 高三语文复习课 语言风格dd.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语言运用之得体.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语音.ppt
- 高三语文复习课 长短句变换.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