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距离高考一个月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2010级3班 中午、晚上放学后在教室学习学生越来越少,如果同学想通过适度放松达到心态调整,做到了?还是适得其反? 我们为什么会浮躁?怎么克服?我们班级氛围是否是条下滑曲线? 为什么常讲、常做、常错的题目,经过几轮之后依然是错误?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是心态还是策略? 最后一个月我们到底应该以什么心态,什么斗志、什么样策略迎接自己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高考? 状元支招 1、错题的处理 2、绝不一错再错 把错题集中记录到一个本子上,一方面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另一方面便于翻看。看到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应该随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 临近高考的时候,我把几个错题本集中在一起,每个学科的错误都被我重新集中扫视了一遍,并以最佳状态做好了防范。以后再看到类似的题,就会联想到曾经犯过的错误,及时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3、减少失误,创造高分 “ 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 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考试也很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最为重要。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 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易放弃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会的做对无怨无悔,会的做完不留遗憾 4、“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 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不能突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地耗时间。 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就做出来了。 合理分配时间:克服恋题现象 会的不过分多答,不会的不过多纠缠。 5、让我当一回“黑马” 每年高考过后,总有不少学生令老师和同学大吃一惊,他们的单科成绩或总分突然比平时多上一二十分,甚至名次也上升了十多名,人们称他们为“应试型考生”、“发挥型选手”、“黑马”。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结果?是否有规律和经验可以借鉴? 坚持到底,给自己一个机会! 6、千万不要太在意成功 一个美国人,多年来尝试在各种高楼险峻间走钢丝,从未失过足。然而在一次向全国人民直播的重要表演前,他对妻子说:“这次我一定要成功。”妻子心中隐隐不安,因为丈夫从未说过这句话。结果,她那有不败记录的丈夫在千千万万双眼睛前永远地坠落了。 越是想把成功捏住,越是会把它捏碎。成功在于拥有一颗平常心。超常发挥更在于心态比别人更冷静、更稳定。 * 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1、骄傲自满心理。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不积极,喜欢做难题偏题,不注重基础训练。 2、消极厌学心理。上课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来上课,来上课也是看小说杂志,做小动作,说闲话。 3、依赖懒惰心理。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完全依赖老师,很少主动看课本,做练习。 4、虚荣漂浮心理。有些同学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懂装懂,表面看似接受,实际没有掌握。 5、悲观紧张心理。有些同学一方面总感觉智力不如其他人,考大学无望;另一方面又很想踏入大学之门,因而长时间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中,表现为:上课时昏昏欲睡,晚修时这本资料看看,那本资料瞧瞧,看得多,吸收少。 6、贪多求快心理。对基础性的“短平快”试题不屑一顾,尽找知识点多的综合性的难题来做,只求速度和数量,不加总结提高。 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必须有不自欺、不欺人的态度, 必须有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 必须摈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做到敢想,敢比,敢争,“试一试,争一争”是一种积极参与的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 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学会自我微笑,挺胸抬头走路,挺直脊梁做人,助于增强信心。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积极的情绪和饱满精神。 一、克服不良心理,树立必胜信心 二、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效率 1、及时复习。 遗忘在学习之后是快速发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 如果课堂上老师留下了几分钟让我们自由支配,那我们就要把这几分钟用于消化复习当堂知识,“趁热打铁”。每天的自习除了完成当天作业和试卷外,应保证当天功课的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当天清,一周功课一周清。及时复习花费的时间少,但效果好。 2、分散复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集中复习容易引起疲劳,而且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复习效果;分散复习由于时间短,不易引起疲劳和干扰,复习效率自然就高。在各科都进入复习的考前冲刺阶段,要根据分散复习的原则,把各科穿插起来复习。穿插的原则是:前后两科之间的干扰要尽可能的小,有可能互相干扰的科目,一定要叉开复习。 二、选择恰当的方法,提高效率 3、多次复习。 有的同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