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及现代技术3.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一章 物理学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章 物理学对当代科技的影响 第三章 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章 物理学在各领域中的技术应用 §3-2 物理学与天文学的关系 §3-2-1 天文学的发展 一、古代天文学 天文学与人类文明社会的兴起 可以确信,人类在有文字记载,由于农牧业和实际生活的需要,人们就注意观察某些天象了,而文字产生之后,天文学这门古老的科学就萌芽并进而诞生了。 1、古埃及的天文学 大体从公元前27~前22世纪,埃及人不仅认识了北极星和围绕北极星旋转而永不落入地平线的拱极星,还熟悉了白羊、猎户、天蝎等星座,并根据星座的出没来确定历法,最著名的例子是关于全天最亮星、大犬座天狼星的出没。 2、古印度人的时空观 古印度人不停顿地观察太阳的运动,以太阳的视运动(太阳视运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位于地球上的人觉得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从而认为是太阳绕地球的运动)为依据,把一年定为360天,又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依据,把一个月定为30天,以此编制历法。实际上,月亮运行一周不足30天,所以有的月份不足30天,印度人称为消失一个星期,大约一年要消失5个日期,但习惯上仍然称一年为360天。将一年中分为春、热、雨、秋、寒、冬六个季节,还有一种分法是将一年分为冬、夏、雨三季。对于空间,古印度人有奇异的看法,他们认为在人类居住的世界之上,还有其它空间,这种时空观是壮大的,但却不现实。 3、发明星座的迦勒底人 世界古代文明的另一个摇篮就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拉斯河流域。远在公元前3000年前,迦勒底人就从东部山岳地带来到两河流域,并在那里建立了国家。 长期的星象观察,使迦勒底人对天体运动有丰富多彩的发现,知道“日食每18年重复出现一次”,对于月亮和行星,迦勒底人也有很多正确的发现,但是对人类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创造了星座的划分。 4、古希腊的天文学 欧洲人称古代希腊文化为“古典文化”。泰勒斯(前640年—前560年)是第一个希腊著名自然哲学家,到美索不达米亚学到了天文学。地心天动说_标清.flv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前560年—前490年)是人类科技史上第一个主张“太阳、月亮、行星遵循着和恒星不同的路径运行”的人。 另一位伟大的学者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前)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太阳、月亮、地球以及一切天体,都是由于原子涡动而产生的。 这是朴素的天体演化的思想。他还推测出太阳远比地球庞大,月亮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的太阳才显得明亮,银河是众多恒星集合而成的。 德谟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 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 “观象授时” 。 公元16世纪前 —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 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对哈雷彗星观测记录久远、详尽,无哪个国家可比 。 我国古代观测天象的台址名称很多,如灵台、瞻星台、司天台、观星台和观象台等。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观星台和北京古观象台。 圭(gui)表、浑仪、天仪(天体仪)、日晷、 徐光启(1562—1633)是我国明末著名的科学家 ,编译成了《崇祯历书》 。 李善兰(1811—1882年),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著作汇编成《则古昔斋算学》一书 。 二、中世纪的天文学 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日心学说的发展到17世纪达到了高峰 。 近代天文学奠基人——哥白尼与《天体运行论》。 近代力学宇宙体系的确立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近150年之后,于1687年出版了牛顿具有历史性的、阐述万有引力理论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50年中奇迹的相继发生 首先是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所做的非常精密的天文观测。 第二个奇迹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于1609年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一、第二定律,10年后又提出了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 第三个奇迹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于1609年发明天文望远镜,从而揭开了天文观测的新纪元。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开普勒指出,行星与太阳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