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代酒』的来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茶代酒』的来历.doc

『以茶代酒』的来历   我们今天在酒席上的以茶代酒,往往是一种明智的善举。这事儿差不多两千年前就有了,发生在宫里,以茶代酒就成了君臣之间的美谈,《茶经》就专门把这一段截图下来,传播于后世。其“七之事”转录于《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悉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F以代酒。”   陆羽在《茶经》中是把韦曜列入茶人行列的,所以我们得先把这位君子叙述一番。许多事情,只要回到元典上来就一清二楚,比如关于韦曜的这条茶事史料。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在这条茶事的句号之后,还有一段话――“至于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这样就能够把前面那句“皓初礼异”的“初”接应上了。一开始孙皓对韦曜是不错的,喝酒时悄悄地将他的酒换成茶,可到后来恨上这韦曜了,便开始更加厉害地逼韦曜喝酒,甚至为他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韦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孙皓最后竟然杀了他呢?且听我从头道来。   韦曜(204?D273年)是今天的江苏丹阳人,他还有个名字叫韦昭,字弘嗣。他有两个最:东吴四朝重臣,最老的老臣之一;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最长的史学家,《三国志》亦多取材其《吴书》。他是那种一路读书做官上来的文人,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中书郎等一流的文官。直到258年,吴国的一场宫廷事变改变了他的命运。   时代的境况,那是最大最大的茶空间,我们这就得转到吴国的国祚上来。   话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那个孙权,自己是个高人,在对待自己接班人的问题上,又成了一个蠢人。他本来早就立了太子孙和,可这时候他又疼爱起他的小儿子孙亮来。结果250年,他就废了太子,立了孙亮为太子,又过了一年,还把孙亮的母亲潘氏册立为了皇后。   252年春天,孙权去世,太子孙亮继位登基。不曾想登上了宝座就大祸临头。这边还在弹冠相庆,这边征召大将军诸葛恪出征不利打了败仗,朝野怨声载道,卫将军孙峻发动政变,杀死太子太傅诸葛恪,自己出任了丞相大将军,还被封爵为富春侯。从那以后吴国宫廷中就没有消停过,暗杀,政变,对外的战争,轮翻上阵,直到257年,孙亮亲政。但他的施政常被孙峻的弟弟孙?D掣肘。孙亮这个皇帝当的郁闷,建立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子弟兵,天天在皇苑里操练,要和孙?D拼出个死活来。没想到反被早有警觉的孙?D逮住,他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权的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将孙亮夫妇押送到会稽居住。以后又想法子将他给弄死了。   孙休做了皇帝,改元永安,做了一件大事,和韦曜这个读书人有关。他昭立五经博士而创设国学,立太学博士制度,韦昭官拜中书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国子学。没过几年孙休死了,临终时遗诏要他的儿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为“顾命大臣”,来辅佐幼主。可是两位“顾命大臣”嫌孙休儿子太小了,真是风水轮流转,他们改立了23岁的孙皓为帝,和韦曜相克的这个家伙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要论出身,孙皓倒也是鲜亮的,他的父亲就是废太子南阳王孙和,可惜30岁就被赐死了。韦曜就曾经是孙和的老师,所以孙皓对韦曜是有一份父辈之情的。孙皓即位,韦曜被封高陵亭侯,担任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一开始是相当不错的。孙皓初立时,抚恤人民、开仓赈贫,把多余的宫女放归民间配给广大光棍,旁人看着他还像模像样,可没多久就原形毕露了。   这家伙就是个浸在酒缸子里的暴君,自己好酒,又每每摆酒设宴,要群臣作陪。而且酒宴还有一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他还专门安排了几个黄门,名曰“司过之吏”,就是专门监视大臣们有没耍奸的。有个散骑中常侍王蕃喝了7升酒,当堂醉倒了,孙皓吩咐人把他送回,过会儿又突然把他召回,没想到那王蕃睡了一会儿又清醒过来,孙皓大怒,骂他装醉,干脆砍了他的头。   要那样对待韦曜,那还不死几十回了,他可只有2升的量。可孙皓对他却很是照顾。每每喝酒,看他喝不动了,就悄悄换上茶,“以茶代酒”的千古韵事,竟然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知道,孙皓在没有登基之前,曾经任过乌程侯,那就是湖州长兴一带,那里还有他的御茶园。所以吴帝的皇宫中有酒也有茶,那是肯定的。但孙皓生性残忍,属于他的饮料只可能是使人放纵无度的酒,他最终怎么可能与干净正派的韦曜走到一块呢。   韦曜一直就是靠他的文才立于朝野的。早年在孙和府上,曾经尊太子之嘱,就君子该不该沉溺于下棋,洋洋洒洒写过很长一篇文字,一直流传到今天。孙和被废黜后,韦曜任黄门侍郎。孙亮即位,诸葛恪奏任韦曜为太史令,撰著《吴书》。 孙休登基后,韦曜被任命为中书郎、博士祭酒,命韦曜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核审定各类书籍,还打算请韦曜担任侍讲。   当时的左将军张布非常害怕韦曜任侍讲儒士,因为韦曜性情处事精明确切,他怕他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