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doc
从咏物诗看李商隐的悲情
摘 要:李商隐是晚唐末世的抒情诗人,其诗被评为“深情绵邈”,他的咏物诗含蕴着内心的伤痛,从物象的选择看,他钟情柔弱、细小、纤柔的物象;从表达内容看,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慨叹和身世情怀,融铸的是他的悲剧意识;从艺术手法看,描写的是物的神韵,而并不注重物的形态的精描细刻,正是这种个人情怀的注入使得他的咏物诗独具个性。
关键词:李商隐;咏物诗; 悲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2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127
晚唐末世诗人李商隐以一首首“深情绵邈”“包蕴密致”的诗作著称于世。刘学锴先生曾说:“他的诗中贯注着一种深刻的悲剧意识,一种身处衰世对人生,命运深沉的忧伤与哀感。”最能凸现这种悲情的便是他的咏物诗,在物象上,他选择纤柔细小之物,通过特有的悲己悯物的心态来体察物象,着重抒发物之境遇的感叹,旨在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慨和身世情怀,在艺术手法上则取物之“神”,虚处着笔抒情。
一、李商隐的咏物诗钟情于细小、弱小、纤柔的物象
从李商隐的咏物诗所选择的一系列物象来看,他钟情的是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细小、弱小、纤柔之物,如蝶、蜂、蝉、樱桃、野菊、微雨、李花等。即使是古诗中常被吟咏之物,在他笔下都有一种悲情,如“凌寒傲霜雪”的梅,在其诗中则有“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的怨情;“春风摇枝条”的柳在其诗中则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哀情;“出污泥而不染”的荷在其诗中则有“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的凄情。李商隐是以一种悲悯的心态来观察物的,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从性格的角度来看,李商隐是一个敏感多愁的诗人,他身处衰落的大唐末世,遭遇排斥的坎坷仕途,忍受辗转的幕僚生活,自然会产生不同于他人的悲叹和哀愁,再加上家世的累辈孤孑,使他有了一种悲剧的心态和意识。这些内心所蕴藏的痛楚一旦遇到与己相似之物,情感会就此生发,并与那些微小的不能掌握命运、无力抗天的物象惺惺相惜。
二、李商隐的咏物诗弥漫着悲伤的人生感慨和身世体验
(一)诗中流露出悲伤的人生感慨
在悲情的物中呐喊、忧伤,其间寄寓的是相同的人生感慨,“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月》)”这是一种“先期零落”的人生感叹,嫩笋、初月象征要开始人生命运,然而前途不可知,一个“忍”字和“岂”字道出了义山的无限悲哀,对自己的仕途和经历都充满了先期的悲愁,流露出的是对人生的哀叹。
(二)诗中抒发了悲哀的身世体验
通过物的遭遇,看到的是李商隐独特的身世遭遇,体味的是他的身世悲叹。李商隐十六岁曾“以古文出诸公间”,受到令狐楚的欣赏,从其出席公宴,受其提携,曾有得意之时,在崔戎之处,也受到知遇,中进士后也被赏识入秘书省。然而这只是一瞬间,这种前后的对比使他产生“先荣后悴”的体验。“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欺。水亭暮雨害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无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帏。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一》”诗中所说的曾植于长安曲江苑囿的牡丹何其受宠,明媚鲜艳,而此时沦落于西州,风吹雨淋,连蝶也不来问津,寒意渐浓,牡丹更加孤寂落寞,而此刻长安,那些章台柳却承厚天恩,摇曳芳姿。刘学锴指这首诗是“托物寓怀”,“实则是作者往年进士登第,曲江游赏,春风得意,今日沦落,寄身泾州,正和回中牡丹遭遇类似。”
三、李商隐的咏物诗善于从虚处着笔,以悲情体物写物
李商隐的咏物诗在描写上不取物象的形态精描细刻,而着重于神态的描写,从虚处着笔绘神。“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的蝶,“过水穿帘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的月,“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的柳,都着重于物的神态。刘学锴说:“杜甫的借物托寓之作和唐代其他诗人的一些优秀的咏物诗,往往形神兼备,义山的托物寓怀与上述之类都不相同,他不是不写物的特征,而是撇开其外在形貌特征,从虚处着笔,直接传出内在的精神气韵。”这神韵正是物与自我发生契合的引线,使感情隐于物中表达出来,浑融一体,悲物悲己。
艺术手法上他多以营境为主,并不点明物的名字。“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眼雁,忍委芳心与暮蝉。”《野菊》“小苑华池烂漫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细腰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蜂》这些诗并未提到物的名字,而是直接写它们的境遇。他把心中起起伏伏的情感投射在物上,以物的境遇贴合己之心境,使现实与自然界相融,心物合一。“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的李花是“自己才而不见赏”的悲遇;“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的杏花是自己“朝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Happy Holiday 教案教学设计.docx VIP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pptx VIP
- 《饮用水源保护区》课件.ppt VIP
- 2025医疗器械偏差管理规程.docx VIP
- 三、功(教学课件)物理苏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结15篇 .pdf VIP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解读.pptx
- 石家庄空港工业园规划.pptx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任务PPT课件(带内容).pptx VIP
- 大数据分析师(高级)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