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近十年诺贝尔奖为背景的化学原创题赏析.doc
以近十年诺贝尔奖为背景的化学原创题赏析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以“诺贝尔奖”为载体的习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经常出现,这类题目往往是起点高,陌生度高,落点低.解答时学生常常被“新”的信息所迷惑,因而只有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充分挖掘隐含信息,问题才会迎刃而解.现将近几十年出现的“诺贝尔奖”试题及相关信息总结如下.
一、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贡献而获奖.
例1 2006年10月4日,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为发现了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块,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含氮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合成RNA的过程,DNA和RNA都与蛋白质有关.下列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 ).
①硫酸铵 ②甲醛 ③氯化钾 ④硝酸汞 ⑤硫酸镁 ⑥氢氧化钠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⑤⑥
解析 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铅、铜、汞等重金属盐类,有机化合物(如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作用.答案:A.
二、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因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做出开拓性贡献而获奖.
例2 200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尔特,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接触表面的化学反应在很多工业操作中起着很大作用.工业上用接触法合成硫酸,采用下列措施:①硫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②空气进入口在沸腾炉的下部,硫铁矿进入口在下部;③进入接触室的炉气先要进行净化和干燥处理;④在接触室里,催化剂分上下两层;⑤在接触室里使用热交换器;⑥吸收塔里SO3从下部通入,浓硫酸从上部喷下.其中,为了提高固体与气体接触面积的是( ).
A.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①②⑤⑥
解析 本题强调增大固体与气体接触面积,而⑥是为了增大液体与气体接触面积.只有①硫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②空气进入口在沸腾炉的下部,硫铁矿进入口在下部;④在接触室里,催化剂分上下两层是为了增大液体与气体接触面积.③进入接触室的炉气先要进行净化和干燥处理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和腐蚀设备;⑤在接触室里使用热交换器是为了冷却反应生成的气体和预热反应气.答案:C.
三、2008年,美国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
例3 2008年,美国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56年9月首次合成的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聚,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解析 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盐析,再加水可以溶解.答案:A.
四、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项.
图1例4 2009年,英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项.核酸有两种:含核糖的是核糖核酸(RNA),含脱氧核糖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人们的基因组通过从细胞核里的DNA向蛋白质的合成机制发出生产蛋白质的指令运作,这些指令通过mRNA传送.核糖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常见的两种核糖结构简式为:D-核糖(结构如图1所示)、戊醛糖: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戊醛糖和D-核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戊醛糖属于单糖
D.由戊醛糖→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可看成是一个氧化过程
解析 A项,它们的分子式相同,都为C5H10O5,但结构不同,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分子结构中都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戊醛糖不能再水解,属于单糖;D项,戊醛糖(C5H10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