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民族图像研究.doc
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民族图像研究
【摘 要】元至清末,今贵州省系西南重要土司集聚地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民族群体,在中央王朝经营进程中,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遂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诸民族图志,内容涉及各民族群体经济、风俗、劳作诸情形,是研究元明清时期黔省土司区民族图像的重要文献。剖析此类资料内涵,对深化土司学研究领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土司区;民族分布;民族图像
【作 者】马国君,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访问学者。贵阳,550025
【中图分类号】K87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110-010
元至清末,今贵州省属西南土司分布大省之一。各土司领地内生息的诸多民族群体,随着中央王朝统治的深入,其内部构成、劳作风情、饮食习惯等,逐渐为内地官员、文人熟知,产生了《(康熙)贵州通志》《(乾隆)皇清职贡图》“百苗图”等民族图像资料,弥足珍贵。
查阅学界成果,目前涉此内容者有《百苗图抄本汇编》[1 ]《黔南苗蛮图说研究》[2 ]《皇清职贡图?贵州诸夷研究》[3 ]等。为深化这一题域,笔者拟从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变迁及民族分布、土司区各民族图像内涵诸方面加以分析,以求教学界方家。
一、元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变迁及民族分布
西南地区生态系统复杂,民族群体众多。就古代贵州而言,在温暖湿润的黔东丛林山区有盘瓠蛮、五溪蛮、竖眼仡佬等。西部疏林草坡区有夜郎、乌蛮、毗那大蛮等。南部喀斯特藤乔丛林山区有抚水蛮等。历史上,中央王朝对此多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羁縻之策。有元以降,为加强其统治,朝廷直接将地方各民族头人委以宣慰司、安抚司、长官司等实授土司官衔,加以直接统领,这就是学界所言的授权土司统治时期。今贵州省境内,元代时大土司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沿边溪峒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曲靖等路宣慰司等,土司范围涉及除武陵山区、黔东南苗疆腹地、贵州城东南部苗岭山脊地段、麻山等“生界”[4 ]8-9外的所有地区,贵州到处皆土司,属名副其实的土司区。各土司区涉及的民族群体有平伐苗蛮、八番苗蛮、金筑司苗蛮等。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文献对以上诸民族群体仅为文字记载,目前还没有见到这一时期的民族图像资料。
明承元制,在贵州继续推行土司制度。明初今贵州境内大土司有水西土司、水东土司、思南土司、思州土司、播州土司等。这些大土司属下,以及明初贵州新置卫所亦统有诸多土司,具体见表1:
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置省,就思州、思南等土司地置思州、思南、铜仁、石阡、乌罗(后改属铜仁府)、新化(后改属黎平府)、黎平和镇远诸府。有明一代,今贵州省境除缺遵义府、兴义府、大定府外,贵州省统辖有10府18卫,以上诸府卫总体为流官区,但其内部统辖有诸多小土司,堪称“实土流官府州县”。如思南府领有水德江、蛮夷、沿河佑溪、郎溪、都坪峨异溪、都素、施溪、黄道溪等长官司;镇远府领有偏桥、邛水十五洞、金容金达、杨溪公俄、施秉等长官司;黎平府领有潭溪、八舟、洪舟泊里、曹滴洞、古州、西山阳洞、湖耳、亮寨、欧阳、新化、中林验洞、赤溪??洞、龙里等长官司;贵阳府领有金筑安抚司,贵竹、麻响等长官司。其贵州宣慰司领水东、中曹等长官司等等①。从上可见,贵州仍为一大土司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各土司区的民族记载较元时更清晰,如贵州宣慰司有东苗、西苗;金筑司有克孟牯羊苗;白纳长官司有卖爷苗;陈蒙烂土长官司有夭苗②;八番司有八番子;葛彰葛商司有短裙苗;新添小平伐司有平伐苗;等等。
到了清代,朝廷在贵州实施了大规模改土归流、开辟苗疆和调整疆域等,这一时期,在明代原有府的基础上新增大定府、兴义府、遵义府、“新疆六厅”,以及天柱、荔波诸县,领土面积与今天贵州省辖境大致重合[5 ]。然而清廷在各府州县内仍袭明代所置土司。需要注意的是,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后,鉴于境内民族文化差异甚大等因素,朝廷在此置土司,严格来讲,此区域也为一真正土司区了③。但这一时期随着清王朝在贵州统治的深入,元明原有各土司区,以及黔东南“新疆六厅”新置土司地,各民族群体分布情况亦为外界熟知,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2可见,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贵州各土司区统治的深入,各土司区内民族群体分布甚为清晰,大致有红苗、花苗等80余种,学界将其称为“百苗”。据研究,贵州土司区各民族群体,按民族语言谱系划分为苗瑶、百越、氐羌、汉等族系,以下即次为序展开归类。
(一)苗瑶族系民族群体
元明清时期在贵州土司区分布的古苗瑶族系民族,主要是苗族和瑶族,属苗族者有白苗、平伐苗、东苗、谷蔺苗、花苗、青苗、箐苗、水仡佬、木佬、西苗、紫姜苗、克孟牯羊苗、九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