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3章外力地质作用(gai)2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概念: ①溶解作用 ②水化作用 ③水解作用 ④碳酸化作用 ⑤氧化作用 ①生物物理风化: 植物根系的穿插、动物的挖掘和穿凿、人类活动 ②生物化学风化: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遗体的腐烂分解 ①整石带: ②块石带: ③碎石带: ④粉碎带: ①岩石的颜色与光泽 ②岩石的矿物成分 ③岩石的破碎程度 ④岩石强度的变化 ①垂直剖面上,从上而下颗粒由细变粗; ②碎屑物质大小不均匀,棱角显著,无分选及层理特征; ③矿物成分与下伏原岩有密切关系; ④在平缓的山顶和山坡较厚,在易遭冲刷的较陡山坡则厚度不大; ⑤有些残积层的孔隙率较小,但多数残积层的孔隙率较大。 1、岩石性质 2、气候因素 3、地形地貌因素 4、地质构造 5、其它因素 第二节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雨水降落地面或积雪融化时,其中一部分蒸发,一部分渗入地下,剩余部分则形成无数的网状坡面细流,从高处沿斜坡向低处缓慢流动,不断使坡面的风化岩屑和粘土物质向下移动,最后在坡脚或山坡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坡积层。 ①坡积层的厚度一般是中下部较厚,向山坡上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 ②坡积层物质未经长途搬运,碎屑棱角明显,分选性不好,天然孔隙率比较高。 ③坡积层物质经过了一定距离的搬运,由于间歇性的堆积,可能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倾斜层理。 ④坡积层的矿物成分与下伏基岩没有直接联系。 ①冲槽阶段: ②下切阶段: ③平衡阶段: ④休止阶段: ①冲槽阶段: ②下切阶段: ③平衡阶段: ④休止阶段: ①组成物质分选不良,粗细混杂,碎屑物质多带棱角,磨圆度不佳; ②有不规则的交错层理、透镜体、尖灭及夹层; ③洪积层的厚度从沟口到外围逐渐变厚; ④山前洪积层由于周期性的干燥,常含有可溶盐类物质。 ① 洪积层主要分布在坡脚及山前平原地带,从地形上看有利于工程建筑; ② 规模很大的洪积层一般可划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个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段: I 上部(靠近沟口的粗碎屑沉积地段),多以碎石、砾石、卵石为主,孔隙率大,透水性强,地下水埋藏深,压缩性小,承载力高,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但不适合建坝。 II 下部(洪积层外围的细碎屑沉积地段),以粘土为主,如果具有可溶盐的结晶,则洪积层的结构较为结实,承载力也较高。 III 中部(过渡带),以砂土为主,地下水埋藏浅,常有地下水溢出,形成沼泽,水文地质条件不好,对工程建筑不利。 按侵蚀作用的方式,分为冲蚀、磨蚀和溶蚀。 按侵蚀作用的方向以及河床不断加深和拓宽的发展过程,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蛇曲: 牛轭湖: ①具有清晰的层理构造 (除水平层理外,还常发育有斜层理) ②冲积物具有良好的磨圆度和分选性 (水平方向:上游颗粒粗大、下游颗粒细小) (垂直方向:下面颗粒粗大、上面颗粒细小) ③在剖面上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沉积物交替、重复出现 ④具有丰富的地下水,水质较好。 ①古河床冲积层:压缩性低、强度较高,是良好的天然建筑地基 ②现代河床冲积层:密实度差、透水性强,不宜作水工建筑物地基 ③河漫滩冲积层:一般都是较好的地基,但要注意振动液化问题 ④牛轭湖冲积层:压缩性高、承载力低,不宜作为天然建筑地基 ⑤三角洲冲积层:多呈饱和状态,承载力较低;但最上层(硬壳层) 可用作低层建筑的天然地基 复习题 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 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 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 第3章 外力地质作用 张 茂 花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岩土教研室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2、化学风化 3、生物风化 ①使坚硬致密的岩石松散破坏 ②改变岩石原有的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③使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 ④引起许多不良地质现象 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地表岩石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 2、风化作用的结果: (塌方、滑坡、泥石流等) 1、物理风化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①岩石释重 ②温度变化 ③水的冻结与膨胀 ④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 ⑤其它因素 引起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 (冰劈作用) 物理风化的结果是使岩石的整体性遭到破坏,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逐渐成为岩石碎屑和松散的矿物颗粒。 (人为开采与爆破) 2、化学风化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