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钟摆现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钟摆现象

《教学与管理》 2o13年 1月 1日 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钟摆现象 ⑧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郭文辉 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伦理道德为教育核心,以“圣人君 I直追的艰辛之路。尽管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 子”为教育目标,以儒家学说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 l很快,各项教育成就以数字来统计的话成果惊人,但是数 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科举制联系在一起,更使中 l量的丰收并不能掩盖质量问题,相反对质量的追求让教 国传统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独具特色l】1。然而 ,由于中国 。育改革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我们可以庄严地宣告在校大 近代社会发展的轨迹在外来侵略下发生了改变,救亡与 I学生总量世界第一,但是这种圈养模式中的学生芸芸众 启蒙是近代教育肩负的使命,现代教育则以促进社会的 l生,唤起了对大师的呼唤;可以宣告教育的普及率很高, 转变与发展为责任。正如史学界一般认为的,有三股力量 l但是教育平等的矛盾也相当尖锐;可以骄傲地宣布自己 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变与发展,即政治民主化、社会经济 l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但是学生素质和就业问题也 市场化和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I21。中国的教育改革和这三 l凸显出来。教育总有改不完的问题,改革面临的形势更像 种趋向形影不离,深深地打下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烙印。然 l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而正是社会转型的背景使得中国的教育该如何发展陷入 : 总之,中国近代教育的复兴从最初的寻求启蒙到教 了左右为难的矛盾境地 教育该如何走?这深深地体现了l育独立,再到教育发展,最后到教育繁荣,在各个时期不 学者的隐忧。也正是这样,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表现出左 l同的追求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体现了国人各个 右摆动、一卜下起伏的钟摆现象,呈现出改革——思考—— l时期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矫正——思考——继续前进的步调。 : 二、近代社会教育改革的矛盾心理 一 、 近代教育的兴起背景 l 学习西方是中国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然而为了避 近代中国社会的最突出特点之一是社会转型,社会 I免亦步亦趋地模仿西方,或是对前车之鉴认识,或者是出 转型既是学校变革发生的背景,也是学校变革的直接动 l于对西方的羡慕嫉妒,故而陷入了想学习借鉴又害怕丧 力 。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源于中国社会转型,最大的特 l失 自己本来面 目的矛盾心理。纵观中国近代史的所有教 点是在外来侵略和内部压制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它起始 l育改革,无不体现出中学与西学的老矛盾。教育改革同样 于鸦片战争之后的欧风美雨的西学东渐,随着新学兴起 l陷入了这种矛盾的局面,其中五四运动存在着对西方文 和现代学制的引进而逐渐形成 ,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化的顶礼膜拜的趋向,有一大群知识分子提倡要全盘西 由于中罔社会处于一种被动和边缘化的位置,社会变革 l化,然而以余家菊为代表的国家主义者发出了不同的声 以及社会变革在教育领域表现的教育现代化更多的时候 I音。陈天启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工具,国家以教育为实现 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迈开艰难的脚步,再加上民族自卑心 I国家 目的的工具,发扬国性或共同的文化,培养国民,以 理的作用,使得中国不仅缺少开拓和原创,还缺少对自身 :为立国的根本”;民国时期推行毕业会考制度、童子军计 根基的坚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怎样奋起直追,I划以及党化教育等方针以期望加强对教育系统、学校和 却总是慢了半拍。当西方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社 J学生的监管,遭到了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谴责;教会学 会仍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闭关锁国的愚昧状态;当我们 !校的开办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教会学校 打开国门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西方又渐渐地开始了第二 j中中学和大学水平较高,北洋政府加强对教会学校的监 次l¨l:业革命,而中国为了民族的救亡与启蒙在奋斗;当西 I管也是在学生运动的推动下进行的。新时期以来改革开 方开始信息化时,我们却忙于阶级斗争。在教育领域则表 J放是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教育同样经历着改革与开 现为,当西方普及初等教育时,我们的教育还处于象征性 :放的洗礼 ,这一次是在国际化与本土化、西方文化与中国 阶段;当西方开始普及中等教育时,我们还在为扫盲而奋 l传统文化的冲突和较量中思考中国的教育前景,担忧传 斗;当西方开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候,我们只能说基本 {统文化的消失。在强势的英语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