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之地图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读图规范”] 800 6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800 600 240 B 等高线 陡崖 河流 0 20km E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E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 地,原因是 。 B 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判断 项目 判读内容 判断 内容 和方 法 判断河 流的流 向、分 布与类 型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判别内(外)流河;判别水系形状: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线(山脊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成为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内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 判断 坡度 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水流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水流急;等高线均匀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褶皱山脉:平行水系; 山峰:放射状水系; 盆地:向水状水系; 山谷:常有河流; 陡崖:常有瀑布。 等高线密集,水能丰富,不利航运。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图中所绘甲、乙、丙三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 N 300 200 100 300 100 200 丙 乙 甲 黄庄 乙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东北流向西南 东南流向西北 西南流向东北 西北流向东南 2.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A.180 B.200 C.220 D.240 3.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50 B.280 C.250 D.50 N a b a b X Y 400 300 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 110oE线 B. 30oN C. a线 D. b线 判断 项目 判读内容 判断 内容 和方 法 判断 坡度 大小 图幅大小相同的多幅图比较,若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也一致,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等高线疏密一致,比例尺相同,则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计算,比值越大,坡度越大 判断 相对 高度 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数值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A● B●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丙 丁 相对高度 判断 项目 判读内容 判断 内容 和方 法 陡崖 的相 对高 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ΔH≤(n+1)d,其中,n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解读: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陡崖的相对高度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和陡崖的相对高度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A B A B 200米 400米 ≥500米,<600米 >200米,≤300米 A B 如右图: 顶部A: 底部B: 崖高H: 200 ≤ H <400 500 ≤ HA <600 200 < HB ≤ 300 d (n-1) ≤H< d (n+1)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其中n为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P Q 50 80 70 60 60 50 40 30 20 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 可能是 A.40m至50m之间 B.45m至60m之间 C.50m至60m之间 D.50m至55m之间 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练习 5.地形剖面图 (1)概念 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剖面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直观地反映出地面上沿剖面线方向的地势的起伏状况和坡度陡缓。 (2)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①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第一步:根据剖面线的水平距离和沿剖面线的高度差确定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其中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相同,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原图大。 第二步:绘制水平基线和垂直高度坐标。水平基线的长度宜和剖面线相同,坐标上标注的高度宜和等高线上的海拔相同。 第三步:把剖面线和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确定在水平基线上,并标注在相应的高度坐标上。 第四步:把确定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②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